[发明专利]一种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5059.6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0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茂;张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华兴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13/06 | 分类号: | H02P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老屋村、马***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饱和 共振 交流 稳压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工仪器设备或工业稳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一包括安装框、滤波绕组、共振和电压加减绕组、电源和补偿绕组、接线端子台、异型铁芯以及电容;所述异型铁芯包括位于中间的主磁路铁芯以及围绕主磁路铁芯设置的副磁路铁芯,所述安装框包括设于异型铁芯前后侧的夹板,夹板通过卡接以及线圈绕组缠绕后与异型铁芯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夹板设置有螺孔以可安装基线端子台,本发明的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紧凑简练,产品结构稳定性好,耐冲击,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仪器设备或工业稳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交流稳压器主要是电磁式,电子和非电子控制的磁饱和式。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电工手册》P202页公开的一种电磁式稳压器是由非饱和电抗器L1和饱和电抗器L0组成,这种交流稳压器的基本结构是:电容C与电抗器L0的一定轴头并联谐振,补偿绕组Wk绕在电抗器L1上,同时还设有防止高次谐波的辅助滤波器L3L5,另一种是目前市场上常出售的电磁式稳压器。这两种交流稳压器的缺点是功率因数低,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维修也不方便,而且有时交流稳压效果不佳,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稳压效果好,故障率低的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安装框(1)、滤波绕组(2)、共振和电压加减绕组(3)、电源和补偿绕组(4)、接线端子台(5)、异型铁芯(6)以及电容(7);
所述异型铁芯(6)包括位于中间的主磁路铁芯(6a)以及围绕主磁路铁芯(6a)设置的副磁路铁芯(6b),副磁路铁芯(6b)包括由上往下设置有四个横边以及设于横边两侧的竖边围成目字形,且中间两个横边断开以插入主磁路铁芯(6a),主磁路铁芯(6a)由中间垂直设置的主板(6c)和下方垂直于主板设置的副板(6d)构成的倒十字架结构,副磁路铁芯(6b)上侧的横边抵近主板以围成电源和补偿绕组腔,副磁路铁芯(6b)下侧的横边与副本(6d)平行正对设置,以将下方空间分隔成上方的共振和加减绕组腔以及下方的滤波绕组腔;
所述安装框包括设于异型铁芯(6)前后侧的夹板(1a),夹板(1a)通过卡接以及线圈绕组缠绕后与异型铁芯(6)固定连接;
位于前侧的夹板(1a)设置有螺孔以可安装基线端子台(5),为与后侧的夹板(1b)设置有电连接至绕组输出端的输出端口(8)。
对前述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的进一步改进内容还包括,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绕组由两组前后端分别为端1/端2和端3/端4的双输入绕组;
输入侧工作模式为:端2-端3接,端1-端4串联输入;端1-端3接,端2-端4并联输入,串并联后产生两种输入电压;
输出侧点后端L1/L2分别依次经过补偿绕组、共振绕组、加减绕组。
其有益效果在于: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产品,本发明的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整体结构紧凑简练,产品结构稳定性好,耐冲击,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
2、产品零部件少,不涉及的电控元件,具有较强的抗自干扰、抗电磁影响的能力;
3、结构零件少,连接件少,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小型化紧凑化制造或改进,可以有效压缩设备使用空间,降低使用、安装。搬运、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相磁饱和共振式交流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华兴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华兴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