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4466.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宋东平;张树文;刘龙飞;周璐璐;陶骏骏;徐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8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城市生活 垃圾 渗滤 制备 土壤改良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添加料,所述添加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腐殖土40~60份、凝灰岩8~12份、磷石膏5~15份、铁粉15~25份、铝粉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制备的土壤改良剂不仅可以消除渗滤液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可以安全利用渗滤液中的铵、磷盐。本发明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形成有机亚铁,提高待调节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铁的含量。本发明也为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地土壤铁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是指城市生活废弃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受挤压、微生物厌氧发酵以及雨淋降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且成份复杂的废液。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土壤和水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目前,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絮凝沉淀法、吹脱-气提法、高级氧化法、膜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技术等。具体而言,吸附法和絮凝沉淀法主要存在对吸附剂和絮凝剂特性及用量依赖度大、处置过程产生的固废量大且需要深度处置、固液分离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吹脱-气提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但是处置过程能耗较高,处置后产生的废液浓度更高,处置难度更大。高级氧化法主要包括:电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湿法催化氧化法以及臭氧法等。目前,高级氧化法存在使用方法单一、处置效率低、工况运行不稳定、技术兼容性差等问题。应用膜处理技术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则存在滤膜易破损、堵塞和滤膜重金属截留效果差等问题。生物处理技术不适用于成分复杂的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高浓度有机废物和重金属离子不仅抑制微生物生长且会使得活性淤泥中吸附重金属和部分难分解有机物,从而使得后期淤泥处置成本显著提高。土地处理技术则存在出水水质无法达标、管道堵塞、后期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总体而言,这些处置技术主要针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置,不仅处置效果差,存在许多问题,且没有从分利用渗滤液中存在的高浓度氨氮、磷盐、有机酸等物质。目前存在少量关于从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回氨氮和腐殖酸的报道,但这些报道均存在回收效率低、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掺杂等问题。
因此,综合上述内容,研发一种可以既可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带来的坏境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渗滤液中存在的其它有益成份的技术或方法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添加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添加料,所述添加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腐殖土40~60份、凝灰岩8~12份、磷石膏5~15份、铁粉15~25份、铝粉5~15份。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添加料在制备土壤改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所述的添加料和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
其中,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添加料和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其固液比30~60∶100mg/mL。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腐殖土40~60份、凝灰岩8~12份、磷石膏5~15份、铁粉15~25份、铝粉5~15份;
2)然后将对应质量的腐殖土、凝灰岩、磷石膏、铁粉、铝粉混合,搅拌均匀,得渗滤液预添加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4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