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3779.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廉玉波;李吉成;谢飞跃;潘华;刘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姚章国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转换 装置 协同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车辆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每相线圈上的采样电流值分别获取第一发热功率和电机线圈的实际零轴电流;根据目标加热功率和第一发热功率进获取每相桥臂的第一占空比;根据所述目标充放电功率获取目标充放电电流,根据目标充放电电流获取目标零轴电流,根据目标零轴电流和实际零轴电流进行闭环控制获取每相桥臂的第二占空比;将每相桥臂的第一占空比分别和第二占空比进行计算获取每相桥臂的占空比,根据占空比控制PWM整流器,使外部的电池或者供电设备输出的电流流经电机线圈以产生热量,同时实现了充放电过程和加热过程的协同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辆将进入社会和家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电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一般工作温度为-20℃到55℃,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以下不允许充电。现有技术中对低温电池进行加热的方案是利用PTC加热器或者电热丝加热器或者发动机或者电机在低温时对电池冷却回路的冷却液进行加热,通过冷却液来给电池电芯加热到预定温度。并且当电池处于低温低电量状态下,比如极端条件-19℃,SOC=0,电池不容许放电,只允许小电流充电,大功率加热小功率充电,甚至0功率加热,0功率充电启动,PTC加热器难以胜任,无法边充电边加热,导致电池充电时间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低温状态下采用加热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时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充放电过程和加热过程不能协同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能够解决低温状态下采用加热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时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充放电过程和加热过程不能协同工作的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可逆PWM整流器和电机线圈,所述可逆PWM整流器连接所述电机线圈,外部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连接所述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外部的充放电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线圈引出的至少一条中性线和所述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二汇流端;
所述协同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加热功率、目标充放电功率以及每相线圈上的采样电流值;
根据每相线圈上的采样电流值分别获取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第一发热功率和电机线圈基于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的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实际零轴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加热功率和所述第一发热功率进行闭环控制获取每相桥臂的第一占空比;
根据所述目标充放电功率获取所述外部的充放电口输出到电机线圈的中性线的目标充放电电流,根据所述目标充放电电流获取目标零轴电流,根据目标零轴电流和所述实际零轴电流进行闭环控制获取每相桥臂的第二占空比;
将所述每相桥臂的第一占空比分别和所述第二占空比进行计算获取每相桥臂的占空比。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协同控制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可逆PWM整流器和电机线圈,所述可逆PWM整流器连接所述电机线圈,外部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连接所述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外部的充放电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线圈引出的至少一条中性线和所述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二汇流端;
所述协同控制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加热功率、目标充放电功率以及每相线圈上的采样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3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