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象多标签分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2799.4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然;秦建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西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G06T3/00;G06T3/60;G06T5/00;G06T5/30;G06T7/00;G06T7/11;G16H30/40;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何文颖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卷 网络 舌象多 标签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象多标签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原始图像进行舌体检测,抽取得到舌体图像;S2、对步骤S1中抽取的舌体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反光点处理、锐化处理和摆正处理;S3、针对各个标签,对预处理后的舌体图像进行半自动化标注,得到大样本多标签数据集;S4、使用图卷积网络对步骤S3中得到的大样本多标签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推断,得到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体多标签分类模型。本发明通过一个图卷积网络同时对舌象的多个标签进行分类诊断,充分学习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机器舌诊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舌诊机器视觉的检测与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体检测、舌体预处理、舌体半自动化标注流程以及舌象多标签分类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诊断依据的四诊“望,闻,问,切”中,“望”乃首要。而“望舌观病”又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舌头相连,人体的变化情况均可反映在舌象上。中医舌诊以肉眼观察,主观性较强。因此,定量化分析方法能够为更精准的舌诊提供依据。
舌诊本质上就是图像分类问题。随着近年来机器视觉领域软硬件的蓬勃发展,以及数据驱动型算法的研究发展,对舌象的分类精度越来越高。但多数研究中的舌象分类任务,被设定为单标签的多类(或二元)分类问题,而少数运用多标签学习的研究,其标签数量较少,且并未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因此效果一般。医学的分类问题,从实用性角度,应该是多输出分类的,而多标签分类即是多输出分类的一种。在多标签学习中大致有三种策略:(1)将多标签问题拆解成多个独立的二元分类问题:如果标签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该策略是比较高效的;(2)考虑成对的标签结构关系:比如任意两个标签之间的相关性;(3)同时考虑多个标签之间的复杂的拓扑关系。舌象的标签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通过挖掘标签间的依赖关系,对于多标签学习在舌象分类领域的实用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往大多数针对舌象的分类研究,是对各个标签进行单独分类,忽略了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且结果输出了多个分类模型,也就意味着在推断时,需要加载多个模型,从而影响效率。少数采用多标签的研究要么没有采用深度学习的技术,要么没有充分挖掘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影响了准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象多标签分类方法,通过一个图卷积网络同时对舌象的多个标签进行分类诊断,充分学习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机器舌诊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象多标签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始图像进行舌体检测,抽取得到舌体图像;
S2、对步骤S1中抽取的舌体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反光点处理、锐化处理和摆正处理;
S3、针对各个标签,对预处理后的舌体图像进行半自动化标注,得到得到大样本多标签数据集;
S4、使用图卷积网络对步骤S3中得到的大样本多标签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推断,得到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舌体多标签分类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
S1.1、数据准备
S1.1.1、CenterNet的输入数据X为原始图像,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随机缩放和平移的仿射变换,并设定变换后的图像大小为512×512,然后缩放像素到[0,1]之间,最后做归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西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西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