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2194.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山环菌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50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黎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丝 接种 驯化培养 液体菌种 栽培菌种 栽培料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栽培 抗杂菌污染 食用菌技术 杂菌污染率 草菇菌种 出菇管理 出菇培养 固体菌种 黑暗环境 聚乙烯袋 抗逆性 栽培袋 灭菌 草菇 菌种 种草 装入 生长 | ||
1.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固体菌种驯化培养:将草菇菌种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8-30℃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草菇菌种的接种量为固体培养基质量的5-6%;
(2)液体菌种初次驯化培养:从固体培养基上取长势好、大小为4mm×4mm的菌种块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接种到液体培养基A中,在温度为28-30℃、转速为120-130r/min的摇床中培养至菌丝长满;菌种块的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A质量的8-10%;
(3)液体菌种二次驯化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液体菌种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接种到液体培养基B中,在温度为28-30℃、转速为150-160r/min的摇床中培养至菌丝长满,得栽培菌种;液体菌的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B质量的12-14%;
(4)出菇培养:将栽培料装入规格为30cm×15cm的聚乙烯袋,灭菌后,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将栽培菌种接种到栽培料中,在28-30℃下培养至菌丝长满,然后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置于24-26℃的黑暗环境中,放置24h后进行出菇管理;栽培菌种的接种量为栽培料质量的8-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15-18份,中药提取液0.3-0.5份,蔗糖3-4份,KH2PO4 0.3-0.4份,MgSO4 0.15-0.18份,琼脂3-4份,酵母膏0.5-0.6份,800-1000份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液2-3份、蔗糖3-4份,KH2PO40.3-0.4份,MgSO4 0.15-0.18份,维生素C0.01-0.02份、800-1000份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液3-5份、栽培料滤液2-3份、蔗糖4-5份,KH2PO4 0.3-0.4份,MgSO4 0.2-0.25份,维生素C 0.01-0.02份,800-1000份水。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液由青蒿、蒲公英、大青叶、酢浆草按3-4:2-3:1: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所有中药混合粉碎,加入其质量15-20倍煎煮4-5h,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中药提取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滤液的制备方法:取栽培料加入20-25水匀浆,将浆液在55-60℃下搅拌处理40-50min,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栽培料滤液。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80-90份、10-15份白茅草、10-15份青岗树叶、麸皮82-86份、果蔬渣20-30份、豆粕32-34份、酒糠17-19份、贝壳粉14-18份、腐殖酸8-10份、干牛粪12-15份、石膏粉6-7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的制作方法为:秸秆、白茅草、青岗树叶、果蔬渣粉碎混匀后,加入其质量0.1-0.2%的酵母菌和0.4-0.6%的白腐菌,控制其含水量为50-60%,在25-28℃下发酵4-5d,即得发酵物A;将发酵A与豆粕、酒糠、贝壳粉、腐殖酸、干牛粪、石膏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质量0.3-0.4%的酵母菌,在28-30℃下发酵2-3d,灭菌,得到发酵物B;调节发酵物B的水分为70-80%,即得到栽培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山环菌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山环菌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1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