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11847.8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珍娟;陈志涛;闫秀芳;丛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74;G01N30/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脂 甘草 亭酸酯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含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标准样品;(2)将步骤(1)制备的标准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中进行检测,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制备含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待测样品;(4)将步骤(3)制备的待测样品用甲醇或乙醇进行萃取,(5)将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过滤,然后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中进行检测,并根据公式计算待测样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分析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测定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硬脂醇甘草亭酸酯也称为硬脂酰基甘草酸,具有分子式C48H82O4。硬脂醇甘草亭酸酯无味,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鳞片状结晶性粉末,熔点为72~77℃。其能溶于无水乙醇、十八醇、凡士林、角鲨烯、植物油,微溶于甘油、丙二醇等。由于其制备过程主要为由天然抗敏抗炎舒缓成分甘草亭酸经过酯化衍生而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合规性、稳定性和配伍相容性。同时,结构中亲酯基团的引入使得产品和皮肤的亲和能力增强,透皮吸收效果增加。因此,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配伍性,可用于防晒、增白、调理、止痒、保湿等,消炎功能更强。同时,硬脂醇甘草亭酸酯也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吸收紫外线、美白亮肤、祛斑等功效。近十多年来,国内化妆品行业开始广泛使用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尤其是近几年关于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严禁添加使用、加大查处力度之后,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在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用量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目前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在化妆品中推荐的使用量为0.05%~0.25%。
现有《化妆品原料技术标准》1993年版提到了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原料含量检测UV法,但UV法专属性并不强,易受其他物质干扰,除此以外尚未有报道化妆品中检测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方法。
而且,由于化妆品产品中原料组成少则十几种,多则三四十种,基质复杂,因此需选用合适的色谱法分离条件(如:前处理、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等)后才可检测化妆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成分。
此外,开发化妆品产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助于化妆品企业验证生产工艺可靠,保证产品功效稳定,是企业研发和生产产品过程中可靠的质量检验手段。
因此,需要一种准确可靠、快速便捷、实用性强的检测产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含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标准样品;
(2)将步骤(1)制备的标准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中进行检测,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制备含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待测样品;
(4)将步骤(3)制备的待测样品用甲醇或乙醇进行萃取,
(5)将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过滤,然后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中进行检测,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待测样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含量:
式中:
X表示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比(%);
c表示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待测样品中硬脂醇甘草亭酸酯的浓度,单位为mg/L;
V表示待测样品的定容体积,单位为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