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1776.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张兵;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6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慕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工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筒 滤板 导管连通 分流块 检测仪 喷头 脱硫脱硝 刮刀 下端 烟尘 防止二次污染 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 燃油加热炉 旋风除尘器 除尘装置 内部固定 上端侧壁 雾化处理 处理液 无死角 下表面 上端 导管 烟气 旋风 电机 积压 堵塞 达标 | ||
本发明公开了脱硫脱硝技术领域的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包括处理筒,处理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滤板下端设有刮刀,处理筒位于滤板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分流块,环形分流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头,处理筒上端通过导管连通于旋风处尘器,旋风除尘器另一端通过导管连通于检测仪,检测仪下侧通过导管连通于处理筒内部,通过环形分流块和喷头使得在对烟气脱硫脱硝时,处理液能全面的对气体进行雾化处理,达到脱硫脱硝无死角的效果,通过检测仪和导管使得未达标的烟气再次流入处理筒进行处理,达到防止二次污染空气的效果,滤板下端设有刮刀,电机工作时即可对滤板下表面积压的烟尘进行清理,从而能防止烟尘堵塞滤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脱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锅炉是指燃料使用燃油的锅炉,包括柴油,废油等油料的锅炉。燃油锅炉的总体布置与燃煤锅炉相类似,只是燃油锅炉炉膛底部多做成向后墙倾斜10°~30°的保温炉底,以获得良好的燃烧特性。为了使燃料油能雾化,油燃烧器的喷油嘴有两类:机械离心式喷油嘴和蒸汽雾化Y型喷油嘴。
燃油锅炉包括燃油开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燃油采暖锅炉、燃油洗浴锅炉、燃油蒸汽锅炉等,燃油锅炉是指以轻油(如柴油、煤油)、重油、渣油或原油为燃料的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电加热锅炉相比,燃油锅炉比电加热锅炉运行经济,比燃气锅炉使用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燃煤锅炉由于污染严重,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是新型环保数字锅炉,如电加热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电加热锅炉运行最贵,燃气锅炉需要开通有燃气管道,那么,如果没有天然气管道,又希望锅炉运行成本低,就只有选择燃油锅炉。燃油锅炉是通过燃烧器加热的,燃油雾化效果好,燃料燃烧充分,烟囱看不到黑烟,所以燃油锅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不断增长,二者所引发的酸雨量约占总酸雨量的80%,随着人们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危害的认识增强,以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脱硫脱硝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环保技术要求各站场烟气要达标排放,现有的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已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的效果并不佳,反应物二次污染,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展了对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的研究开发,尽管也有少量示范工程应用,但由于效果不佳导致无法有效对烟气脱硫脱硝。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用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的效果并不佳,反应物二次污染,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展了对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的研究开发,尽管也有少量示范工程应用,但由于效果不佳导致无法有效对烟气脱硫脱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加热炉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下端设有刮刀,所述处理筒位于滤板下端侧壁端设有进烟管,所述处理筒位于滤板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分流块,所述环形分流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处理筒上端通过导管连通于旋风处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另一端通过导管连通于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右侧设有出烟口,所述检测仪下侧通过导管连通于处理筒内部,所述连通于处理筒内的导管位于滤板下侧。
优选的,所述处理筒下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处理筒内部下端设有抽屉,所述抽屉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处理筒一侧下端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刮刀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于电机动力轴端,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杆与处理筒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