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1685.8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岳珠峰;刘付超;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襟缝翼 运动 机构 可靠性 测试 方法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属于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加载试验台架,并利用所述试验台架模拟机翼本体的预设阈值的结构变形;按照第一预设顺序以及第二预设顺序分别对结构变形后的襟翼以及缝翼施加随动荷载;确定所述襟翼以及缝翼的随动荷载的施加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以及第二预设次数;记录每一次施加随动荷载后的襟翼测试结果以及缝翼测试结果,并根据所述襟翼测试结果以及所述缝翼测试结果判断襟缝翼运动机构是否可靠。该方法使得襟翼测试结果以及缝翼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更高,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运动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襟翼特指现代机翼边缘部分的一种翼面形可动装置,襟翼可装在机翼后缘或前缘。襟翼可有效增加机翼的面积,可以提高飞机接收风力的面积,达到增加升力的目的。飞机缝翼是指增生装置的一种,装在机翼前缘的活动翼面。打开时,向前退出与机翼形成一条缝隙,机翼下面的气流经过缝隙留到上表面,增加上翼面气流的速度,延缓气流层的分离,提高升力系数,降低失速速度。因此在飞机服役阶段,飞机襟缝翼机构系统安全状况令民机管理部门十分关注。
现代民用客机管理部门对民机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机试航标准中增加多条飞机襟缝翼机构的技术设计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襟缝翼运动机构的可靠性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襟缝翼运动机构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飞机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
加载试验台架,并利用所述试验台架模拟机翼本体的预设阈值的结构变形;
按照第一预设顺序以及第二预设顺序分别对结构变形后的襟翼以及缝翼施加随动荷载;
确定所述襟翼以及缝翼的随动荷载的施加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以及第二预设次数;
记录每一次施加随动荷载后的襟翼测试结果以及缝翼测试结果,并根据所述襟翼测试结果以及所述缝翼测试结果判断襟缝翼运动机构是否可靠。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顺序为:所述襟翼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从第一预设角度变化至第二预设角度;
然后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变化至第一预设角度,
再从第一预设角度变化至第三预设角度,
最后再返回至第一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预设顺序为:所述缝翼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变化至第四预设角度,再返回至第一预设角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0°;第二预设角度为15°;第三预设角度为41.5°;第四预设角度为20.85°。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襟翼测试结果以及所述缝翼测试结果判断襟缝翼运动机构是否可靠包括:
如果所述襟翼测试结果为所述襟翼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变化至第二预设角度;或者
所述缝翼测试结果为所述缝翼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从第一预设角度变化至第四预设角度,则判断所述襟缝翼运动机构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器的实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舵面测量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