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1302.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复明;方宏远;赵鹏;潘艳辉;李斌;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 | 分类号: | F16L55/164;F16L55/1645 |
代理公司: | 43217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节 空心柱形 气囊 牵引绳 停水 修复材料 注浆孔 病害 非开挖修复 空气压缩机 排水管 修复 不良后果 排除系统 排水管道 气囊阀门 气囊放气 气囊膨胀 注浆系统 注浆管 充气 管壁 拉出 紧贴 凝固 主干 流出 注射 污水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修复方法,步骤包括:利用管道声呐检测到脱节位置,并利用牵引绳做好标记;按照牵引绳上的标记将空心柱形气囊拉至脱节处,地面上的空气压缩机控制气囊阀门对空心柱形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后与管壁紧贴;在脱节正上方及两侧地面钻注浆孔至脱节部位,并在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然后通过地面上的注浆系统向脱节部位注射双浆速凝修复材料,待修复材料凝固;空心柱形气囊放气,利用牵引绳拉出气囊。空心柱形气囊的使用使得在脱节位置修复的过程中,污水能够从空心柱形气囊流出,无需停水,大大减少城市主干排水管道出现脱节病害停水修复对整个排除系统造成不良后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排水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混凝土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外部注浆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作为现代城市的“地下大动脉”,承担着排污疏水等重要责任,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规模日渐庞大,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排水管道里程超过63万km。然而,随着管道服役年限的不断增加,管道老化失修严重,渗漏、腐蚀、错口、脱节等病害普遍存在。
脱节是目前地下排水管道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如不及时治理会导致管内污水外泄,长期以往会掏空管底基础,诱发脱空和错口等新的病害,还会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产生污染。此外,如果管道周边地下水位较高,脱节还将导致大量地下清水入渗到管内,严重影响污水厂处理效率。
现行针对管道脱节的修复方案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开挖修复,此类修复方式施工速度慢、对交通影响大、造价高、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第二类是非开挖修复,其工艺主要有管道内穿插法、原位固化法(CIPP)、碎管法、缠绕法、局部修复法等,相比于传统开挖修复,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传统的,一种基于双组份修复树脂的非开挖管道点位修复方法(CN109854859A),公开了一种非开挖管道点位修复方法,通过将浸润树脂的玻璃纤维方格布复合毡缠绕并固定在修补气囊上,再将修补气囊送到破损位置,使得修补气囊外侧的树脂与管道破损位置凝固再释放气囊气压,达到修复破损点的目的,但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停水进行维修,对于城市排水干管,运行负荷极大;且在修补气囊在运送到破损点的过程中,其上的树脂等修补材料存在脱离的可能,影响修复效率和效果。
因此,研发地下混凝土排水管道在不停水条件下的非开挖修复工艺需求迫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修复方法,针对城市主干排水管道运行负荷大,不能停水维修情况,首先采用空心柱形气囊贴紧堵塞脱节处,然后在脱节处正上方及两侧地面钻孔,并注入新型双浆速凝聚合物修复材料对排水管道脱节病害实施外部注浆定点维修,实现不停水快速修复管道脱节病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修复方法,所述排水管脱节病害不停水非开挖修复方法步骤包括:
S1、将系有牵引绳的管道声呐从上游检查井放入,牵引绳的一端与上游检查井地面连接,并将牵引绳的另一端从下游检查井拉出;
S2、拉动牵引绳,从而带动管道声呐在排水管内缓慢移动,直到找到脱节病害,找到脱节位置后,在露出地面的牵引绳上做出标记,以便后续工序方便快捷的找到脱节位置;
S3、拉出管道声呐;
S4、按照牵引绳上的标记,将与管径配套的空心柱形气囊系在原管道声呐的位置,按照步骤S1的方法将空心柱形气囊从上游检查井拉入至脱节位置,在地面上启动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向空心柱形气囊充气,所述空心柱形气囊充气膨胀后紧贴在管壁上,污水从空心柱形气囊中部空心通孔处继续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