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1052.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7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佳明;谯志勇;庄剑波;张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539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芯体的加工工艺繁琐、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无纺布;b、在步骤a的无纺布的上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c、制备膨松无纺布,并对膨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喷涂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d、将膨松无纺布的下表面复合在步骤b的制品的上表面上;e、将步骤d的制品进行裁切,形成单个宽度尺寸较小的卷状材料;f、将步骤d的制品以连续的方式进行输送;g、制备底层无纺布,再将其与膨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复合;h、将步骤g中的底层无纺布的横向两侧中未与膨松无纺布粘合的区域向下、向内弯折包覆,使其粘附在无纺布的下表面的横向两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收芯体广泛用于护理的吸收用品中。传统的吸收芯体是由无纺布包覆于木浆或者绒毛浆形成块状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加芯体的吸收性能,通常在木浆或者绒毛浆内混合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但是这样做出来的吸收芯体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坨、断裂的情况,并且该吸收芯体的结构常常很厚,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性。
为了解决吸收芯体的起坨、断裂以及厚度问题,现有的吸收芯体通常是设置成五层结构的吸收芯体后再复合上一层无纺布,参考图1,其结构是在中层无纺布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2’和下层高分子吸收树脂层3’,并且在上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2’的上表面粘附有上层无纺布 4’,在下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的下表面粘附有下层无纺布5’形成五层结构的吸收芯体,在吸收芯体的下表面粘附一层无纺布层6’,其横向两边向上弯折包覆在吸收芯体的横向两侧,防止吸收芯体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泄露;其大大降低了吸收芯体的厚度,并且防止起坨、断裂的现象发生;参考图2,该结构的吸收芯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将宽度尺寸较大的下层无纺布5’连续输送,在其上表面上喷胶并且喷洒高分子吸水树脂形成下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再粘附中层无纺布1’,接着在中层无纺布1’的上表面喷胶并且喷洒高分子吸水树脂形成上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2’,最后粘附上层无纺布4’,并对其进行收卷,将收卷后呈卷状的材料沿其宽度方向裁切形成单卷宽度尺寸与要求款式的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再对其放卷粘附上无纺布层6’后对无纺布6’的横向两侧弯折并粘附形成复合芯体。该吸收芯体在制备中,为了防止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泄露需要多粘附一层无纺布,不仅增加了加工工艺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并且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形成叠层部分降低了透气性以及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芯体的加工工艺繁琐、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无纺布以连续的方式进行输送,定义沿无纺布的输送方向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在连续输送的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喷胶处理;
b、在步骤a的无纺布的上表面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
c、将一膨松无纺布以连续的方式输送,并对膨松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喷胶处理,再将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喷洒在膨松无纺布的间隙内;
d、对步骤c中的膨松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喷胶处理,并且将其复合在步骤 b的制品的上表面上;
e、将步骤d的制品进行收卷形成卷状结构,并且沿轴向方向间隔裁切,形成单个宽度尺寸较小的卷状材料;
f、将步骤d的制品进行放卷,并以连续的方式进行输送;
g、将一底层无纺布以连续的方式输送,并对其下表面进行喷胶处理,再将其与膨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复合,所述膨松无纺布分布于底层无纺布的横向中部,所述底层无纺布的横向尺寸比膨松无纺布的横向尺寸宽10mm~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1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