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Q345qE、Q370qE钢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9992.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铸;聂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8;C22C38/50;C21D8/02;C21D6/0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坯 钢板 板坯加热 连续轧制 再加热 加热 机械搅拌脱硫 自然空气冷却 轧制 板坯连铸 板坯轧制 板型控制 钢板矫直 钢板冷却 钢铁冶金 加速冷却 开坯轧制 空气自然 控制轧制 去氢处理 转炉吹氧 桥梁钢 软搅拌 铁水 钙线 开坯 冷却 制造 冶炼 | ||
本发明公开了薄规格Q345qE、Q370qE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适用厚度≤10mm桥梁钢用钢板,包括如下步骤:铁水KR机械搅拌脱硫、转炉吹氧冶炼、LF炉精炼、RH炉真空去氢处理、喂钙线、软搅拌、板坯连铸、板坯加热、开坯轧制、过渡坯再加热、连续轧制、钢板空气自然冷却、钢板矫直。其中,板坯加热阶段加热温度1160~1250℃,在炉时间不小于1.1min/mm;开坯阶段,现将原始板坯轧制80~100mm的过渡坯并自然冷却,过渡坯再加热阶段加热温度1120~1220℃,过渡坯轧制阶段采用连续轧制,不进行控制轧制,钢板冷却阶段采用自然空气冷却的方法,不进行喷水加速冷却。本发明方法具有性能良好,板型控制良好、降低薄规格Q345qE、Q370qE制造难度、适用厚度规格薄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规格Q345qE、Q370qE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及世界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行,特别是在桥梁建设领域,随着桥梁工程不断的严寒地区不断的挺进,对桥梁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和TMCP工艺的广泛应用,采用TMCP状态交货的桥梁钢板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及国外的主要的桥梁钢项目使用的钢板交货状态均是TMCP或者TMCP+回火,主要采用的钢级是Q370、Q345强度级别,少量采用Q420级别及以上。
新版桥梁钢国家标准GB/T714-2015对TMCP或TMCP+回火状态交货的Q345、Q370级桥梁钢的成分及碳当量做如下规定:C≤0.14%,Mn≤1.60%碳当量≤0.38,屈强比≤0.85,E级桥梁钢的冲击功要求-40℃≥120J。对于厚度≤10mm的规格,其主要的生产难点在于钢板轧成的难度较大,屈强比难以控制,同时冲击功也难以保证,加上规格较薄,板型的控制难度也极大,因此目前此类薄规格的桥梁钢的生产难度很大,综合合格率较低。
目前未检索到有专门针对此类薄规格桥梁钢的相关专利及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了一种薄规格Q345qE、Q370qE的生产制造方法,其对于降低薄规格Q345qE、Q370qE的生产制造难度、提高合格率,具有重要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规格Q345qE、Q370qE钢板的制造方法,适用厚度≤10mm桥梁钢用钢板,所述钢板以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含有:
C:0.06~0.09%、
Si:0.10~0.30%、
Mn:1.20~1.50%、
Al:0.020~0.060%、
Nb:0.02~0.04%、
Ti:超过0%且0.020%以下、
Cr:超过0%且0.20%以下、
Cu:超过0%且0.30%以下、
P:超过0%且0.016%以下、
S:超过0%且0.005%以下、
N:超过0%且0.080%以下,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志元素;
碳当量Ceq[=C+Mn/6+(Cr+Mo+V)/5+(Cu+Ni)/15]≤0.38%;
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CE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0.20%;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铁水KR机械搅拌脱硫,KR脱硫处理后,铁水S含量≤0.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9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