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9432.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查振春;刘世胜;于文彬;吴渝;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44 |
代理公司: | 34109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气体 气体检测管 加热单元 流通管道 气体检测 布设 浓度检测装置 气体流通管道 影响检测结果 保温壳体 高温气体 加热结构 紧邻装置 气流入口 输送管路 输送过程 物态变化 保温壳 壳体 气路 体内 检测 | ||
1.一种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紧邻装置壳体(10)布置的保温壳体(20),保温壳体(20)内布设有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包括气体检测管(31),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的气流入口和气体检测管(31)的旁侧分别设有加热单元(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单元一(41)设于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的气流入口处的管道外侧并包覆管道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的气流入口处设有过滤单元(32),过滤单元(32)的进气段(32a)与出气段(32c)外径大,位于中部的过滤段(32b)外径小,加热单元一(41)设于过滤段(32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单元一(41)包括与壳体(10)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加热块(41a),上加热块(41a)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下加热块(41b);上、下加热块(41a、41b)对应布置,上加热块(41a)整体呈方形,下加热块(41b)包括加热部(411b)和连接部(412b),加热部(411b)为与过滤段(32b)相符的弧形段,连接部(412b)为与上加热块(41a)相符的平板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气体检测管道(31)位于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的气流入口的下方,待测气体在气流入口处加热后,经连接管(33)输送至气体检测管道(31),检测完毕后,经排气管(34)输送至壳体(10)外,连接管(33)位于气体检测管道(31)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待测气体流通管道(30)中气体检测管道(31)的管径最大,板状的加热单元二(42)位于气体检测管道(31)旁侧并向连接管(33)所在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单元二(42)位于加热单元一(41)的下方并具有避让加热单元一(41)的避让部(421),加热单元二(42)的板面平行于保温壳体(20)内壁并与保温壳体(20)的后壁、底板间隔布置,气体检测管道(31)在保温壳体(20)后壁上的投影位于加热单元二(42)的投影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94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泡剂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