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8903.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露;张娇;韩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07K1/34;C07K1/14;A61K8/64;A61Q19/00;A61Q19/08;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晶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化妆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大豆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豆粕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得到膨化豆粕,然后取膨化豆粕进行粉碎,得到膨化豆粕粉末;S2取膨化豆粕粉末,加入水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底物,然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得到豆粕发酵液;S3取豆粕发酵液进行灭菌,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加入吸附剂进行脱色,得到脱色后的大豆多肽溶液;S4取大豆多肽溶液进行超滤,收集大豆多肽,接着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大豆多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获得适合应用于化妆品且能够带来抗衰功效的大豆多肽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十大主要大豆产地之一,大豆资源丰富,而豆粕是大豆经过浸提榨油的副产物,为植物蛋白饲料的主要来源,在畜禽蛋白质饲原料用量上占有很大的比例(60%以上)。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35%~39%,粗脂肪含量高达16%~19%,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平衡,是具有利用价值的蛋白源之一,然而目前豆粕主要应用于畜禽饲料,其应用价值较底,阻碍了豆粕作为高价值农副产物的发展。
以豆粕为主要原料,用酶解法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且分子量分布在10000Da以下的肽称为大豆多肽。由于大豆多肽的分子量比大豆蛋白和其他大豆深加工产品要小,所以具有大豆蛋白等大豆深加工产品所不具备的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研究开发大豆肽产品对促进我国豆粕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提高豆粕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大豆多肽主要通过酶解法或微生物发酵法实现工业化生产。酶解法具有安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水解过程可控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大豆多肽生产制备的主要方法。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菌体在生长代谢过程分泌的胞外蛋白酶代替外加复合酶系,对大豆蛋白质进行酶解而获得小肽物质。微生物在酶解大豆蛋白质时不是像酶解法进行简单的定点肽键切割,还会对某些苦味肽基团进行修饰和重组,使小肽之间、小肽和氨基酸之间发生移接、重排。因此与酶解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改善了酶解法肽产品苦味大、异味重的缺点。虽然发展到现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的研究较多,生产技术也较为成熟,但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专利文献CN106755219A公开了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大豆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取灭菌后的豆粕粉溶液接种入接种量为1~5wt%的枯草芽孢杆菌,然后在25~45℃下发酵培养16~48h,最后通过调pH值、离心、浓缩、冷冻干燥,制得大豆肽粉。该方法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提高了大豆多肽的提取率,增强大豆肽的抗氧化能力,但是该大豆多肽的色泽为浅黄色,应用于化妆品中,容易导致白色乳液或膏体发黄,影响产品感官。又如专利文献CN101491288公开了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制备大豆肽工艺,该工艺在25~40℃下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12~24h,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但是该工艺制得的发酵液颜色深、气味较大,需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柱进行脱色、脱苦和脱臭。再如专利文献CN103621768A公开了一种采用膨化发酵工艺生产大豆肽蛋白饲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豆粕投入湿法膨化机中进行粉碎,控制膨化温度,使豆粕的结构变得疏松,然后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到发酵所需的温度后接种菌种进行发酵,其膨化操作提高了酶解效率,缩短了发酵时间,但是膨化的高温高压处理也导致发酵液色泽加深且新生色素较难脱除。因此现有方法制得的大豆多肽产品的颜色较深,不适宜应用于化妆品中。
脱色是大豆多肽产品精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化学脱色法和吸附脱色法,其中吸附脱色法更为常用。吸附脱色法主要是利用交换树脂、活性炭、白土和硅藻土等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材料依靠吸附作用而起到脱色效果。可是现有吸附材料普遍需要在4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加速吸附,且吸附效率较低,制约了吸附脱色法在大豆多肽产品精制过程中的推广应用。
综上,有必须寻求一种大豆多肽的制备方法,其不仅能有效缩短生产周期,还能显著提高产品品质,使大豆多肽产品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化妆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卡波糖的发酵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解胶原蛋白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