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8766.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谭美;余曼;张进才;陈艳霞;朱成华;吴述庆;李鹏凡;陈强;郭一丁;郑亚雄;齐江辉;冯声;平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G21D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刘琳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核电站 布置 结构 | ||
1.一种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海上核动力平台上的双壳船体(5)、一次安全壳(1)、二次安全壳、弹性连接结构(4),二次安全壳又分为核燃料装卸舱(2)和乏燃料贮存舱(3),一次安全壳(1)为屏蔽边界,二次安全壳为压力边界,所述双壳船体(5)的内腔中设置有一次安全壳(1)和乏燃料贮存舱(3),所述一次安全壳(1)内设置有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设备,所述乏燃料贮存舱(3)内设置有乏燃料贮存设施,所述一次安全壳(1)和乏燃料贮存舱(3)的底部和侧面均通过弹性连接结构(4)与双壳船体(5)弹性连接,所述一次安全壳(1)和乏燃料贮存舱(3)的上部设置有核燃料装卸舱(2),所述核燃料装卸舱(2)与一次安全壳(1)、乏燃料贮存舱(3)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口;所述一次安全壳(1)的内腔四周设置有一次安全壳边界(1.1),内腔中部设置有反应堆(1.2),所述反应堆(1.2)的正上方设置有换料水套(1.3),所述换料水套(1.3)的前后壁设置有换料导轨(1.4),换料轨道(1.4)支撑于一次安全壳平台(1.5),换料导轨(1.4)与换料吊具有相互对接的卡槽,导轨采用高强度型钢,确保换料吊具沿轨道移动稳定; 通过换料导轨(1.4)的导向和限位,辅助换料吊具与反应堆部件可靠对接,提高换料操作的精度,降低船舶摇摆状态的换料难度;所述换料导轨(1.4)的中部连接一次安全壳平台(1.5),一次安全壳平台(1.5)分为上下两层,平台间距应满足人员通行、设备安装及检修要求;下层平台主要布置一回路净化与能动预热排除系统,便于缩短系统管路连接主回路系统距离;上层平台主要布置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有利于利用高位势提高安注效果,安全壳顶层布置空调、消氢、和喷淋必须高位布置的系统;所述换料导轨(1.4)的顶部设置有换料闸门(1.6),所述换料闸门(1.6)与核燃料装卸舱(2)连通,所述一次安全壳边界(1.1)为屏蔽边界;所述燃料装卸舱(2)与一次安全壳(1)的前端平齐,成“L”型布局,燃料装卸舱(2)的二次安全壳边界(2.1)为压力边界,边界采用加厚型高强度钢板和加强型“T”型材补强,边界强度满足一回路事故压力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贮存舱(3)的顶部设置有与核燃料装卸舱(2)连通的乏燃料贮存舱闸门(3.3),内部设置乏燃料水池(3.1),所述乏燃料水池(3.1)的顶部设置有乏燃料装卸机(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安全壳(1)还包括人员闸门(1.7)和爆破片泄压口(1.8),所述换料闸门(1.6)位于一次安全壳边界(1.1)的反应堆(1.2)的正上方位置,所述人员闸门(1.7)位于一次安全壳边界(1.1)前壁的中上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燃料装卸舱(2)内部前方设置有工装存放区(2.2)、左后方设置有换料检修区(2.3)、右后方设置有新燃料贮存区(2.4)和上部设置有换料行车(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贮存舱(3)位于一次安全壳(1)的正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水池(3.1)分四区布置,中心位置是装罐区(3.1.1)和清洗区(3.1.3),两侧分别是乏燃料格架贮存区(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7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