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8399.6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0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忠山;李森森;贾东冉;刘学军;孟琳;陆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H01M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 流电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裁切准备端电极组件,按照阴模内腔尺寸裁切绝缘板外框片的尺寸,按照绝缘外框片中空腔尺寸裁切铜电极片的尺寸、电极片的尺寸和碳毡的尺寸,按照阴模上极耳固定孔尺寸裁切铜电极片上端极耳的尺寸,所述电极片的厚度与绝缘板外框片的厚度相同,电极片的厚度为1.0~1.5mm,绝缘板外框片的厚度为1.0~1.5mm;
步骤二,端电极胚料热压成形,在模具内部把电极片、绝缘板外框片和铜电极片通过叠加方式罗列好,然后通过平板模压机加热压使各层融合到一起,冷却取模,制取端电极胚料;所述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1)在阴模腔内叠放三层绝缘板外框片,将三层电极片分别装配到三层绝缘板外框片的中空腔内;
(2)平放铜电极片于第三层装配了电极片的绝缘板外框片上,极耳探出阴模上极耳固定孔,固定极耳;
(3)在铜电极片上继续叠放三层绝缘板外框片,同时将三层电极片分别装配到三层绝缘板片的中空腔内;
(4)将阳模盖到经过上面步骤装配的阴模上,形成装有各层端电极片的模具,把模具放入平板模压机进行热压成形;
(5)热压成形后,进行冷却出模,获得端电极胚料;
步骤三,端电极胚料机加工,使用塑料雕刻机,将步骤二中制取的端电极胚料的极板面进行铣平加工,准备下一步碳毡焊接;
步骤四,焊接碳毡层,将步骤三中加工完成的端电极胚料的极板面与碳毡叠放,置于电阻焊接机中,然后加电流完成焊接碳毡,焊接完成制取复合端电极,通过电阻焊接机的机械限位控制碳毡压缩量,所述碳毡压缩量为1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热压成形中,热压温度为140~150℃,热压机施加压力为50~100kg/CM2,时间为200~30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冷却出模中,冷却温度为10~20℃,冷却压力为50~100kg/CM2,时间为200~30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毡(3)、电极片(1)、绝缘板外框片(4)和铜电极片(2),所述绝缘板外框片(4)中间位置设置前后通透的中空腔(6),所述电极片(1)融合于绝缘板外框片(4)的中空腔(6)内,按照电极片(1)、绝缘板外框片(4)、铜电极片(2)、绝缘板外框片(4)和电极片(1)的顺序叠加于模具内腔内,热压模具制取端电极胚料,所述碳毡(3)通过电阻焊接机焊接于端电极胚料上的电极片(1)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为PE导电电极片,所述绝缘板外框片(4)为PE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电极片(2)顶端设置有极耳(5),铜电极片(2)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3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