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8170.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青言;周仿荣;郭涛;余炜;彭庆军;邹德旭;代维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避雷器 电流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方法及装置,持续获取线路避雷器所在线路上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实时电压波形和线路避雷器处的全电流实时波形,实时电压波形由北斗卫星确定电压采样点的标准时间,全电流实时波形由北斗卫星确定电流采样点的标准时间;根据全电流实时波形和与其同时段的实时电压波形,计算阻性电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利用北斗卫星的精确授时功能同步电压与电流波形和相位信号,通过北斗卫星的定位功能获得线路避雷器的位置信息,根据输电线路的路径获得变电站到线路避雷器的线路长度,来矫正测量点因分布电感造成的相位差,从而可有效地根据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来获得阻性电流分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避雷器是输电线路上的重要设备,它主要承担着限制线路过电压的作用,防止过电压入侵破坏其它电力设备,使电力线路以及电力厂站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线路避雷器承受风吹日晒,在化学侵蚀、风华、太阳中射线照射的环境下可能会使得避雷器老化破坏受潮。线路避雷器受潮后泄漏电流增大,使得避雷器发热甚至爆炸,所以检测线路避雷器是否受潮,绝缘是否是非常必要的。
线路避雷器的检测试验主要有停电试验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两种方法都需停电试验,并需要将线路避雷器从杆塔上拆下,拆卸过程非常困难,且不能有效及时发现缺陷。而线路避雷器的带电试验,可以带电开展,能够通过全电流、阻性电流等参数判断线路避雷器的受潮情况,带电试验也可以称为运行条件下的阻性电流试验。阻性电流试验需要精确获取避雷器的电压与电流的相角差,需要电流与电压时钟的一致性。但是线路避雷器附近无TV不能就近取得该线路点的电压信息,故从线路两端的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获取,距离远,偏远变电站中可能无通信信号,且通信传输存在延时,且线路中存在分布电感、电容,远距输电离存在相角差的问题,都会影响对于线路避雷器的试验。
因此,如何有效地测量线路避雷器的阻性电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已有的测量线路避雷器的阻性电流的方法无法有效地测量阻性电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方法,包括:
持续获取线路避雷器所在线路上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实时电压波形和线路避雷器处的全电流实时波形,所述线路避雷器所在线路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所述实时电压波形由北斗卫星确定电压采样点的标准时间,所述全电流实时波形由北斗卫星确定电流采样点的标准时间;
根据所述全电流实时波形和与其同时段的实时电压波形,计算阻性电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全电流实时波形和与其同时段的实时电压波形,计算阻性电流的步骤,包括:
根据线路避雷器的卫星定位位置和线路路径信息,计算出线路避雷器分别与线路上起点变电站和终点变电站的距离;
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波形标准时间下的电压波形相位差角和所述线路避雷器分别与线路上起点变电站和终点变电站的距离,计算线路避雷器的电压相位滞后起点变电站的角度;
根据所述角度和所述实时电压波形,计算线路避雷器具有阻性电流时的电压波形;
将所述线路避雷器具有阻性电流时的电压波形和所述全电流实时波形中相位相同的部分确定为阻性电流分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线路避雷器的电压相位滞后起点变电站的角度:
其中,l1为所述线路避雷器与线路上起点变电站的距离,l2为所述线路避雷器与线路上终点变电站的距离,为所述实时电压波形标准时间下的电压波形相位差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