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定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07907.9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鞠野;李翔;刘丰钢;徐国瑞;刘光普;刘文辉;庞长廷;贾永康;王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丹;张奎燕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微球 微孔滤膜 润湿 溶液施加压力 配制聚合物 多次使用 多孔介质 去离子水 微球溶液 油藏条件 匹配性 封堵 滤膜 微球 申请 直观 检测 记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封堵性能的方法,包括:配制聚合物微球溶液;用去离子水润湿微孔滤膜;对所述聚合物微球溶液施加压力,使所述聚合物微球溶液通过所述微孔滤膜,并记录通过所述微孔滤膜后的聚合物微球溶液的质量。本申请的方法:检测速度快;直观展现微球与多孔介质的匹配性;油藏条件模拟简单方便;滤膜可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领域,尤指涉及一种用于测定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具有施工成功率高、稳油控水效果显著,有效期长等特点,是海上油田调驱的主要手段。该技术取得显著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微球深入地层后通过对高渗通道进行封堵促使液流转向,更大程度地启动储层内的剩余油。目前微球种类繁多且性能不一,封堵性能评价实验周期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检测方法有: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和真空突破法。岩心驱替实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效率低,真空突破法只能够对封堵能力进行定性分析而且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聚合物微球对储层的封堵能力是调驱见效的关键因素。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应用缺陷,需要有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判断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本申请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新的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得出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性能参数,在保证其具有较高精确度的前提下,兼顾检测效率,从而快速、精准评价微球的封堵特性及快速模拟微球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效果。
本申请采用的微孔滤膜过滤法是根据聚合物微球通过不同孔密度微孔滤膜的能力而建立的,是海上油田稳油控水的主要手段。具有以下特点:快速、精准评价微球的封堵特性;精确模拟微球在新油藏的封堵效果。在测定速度、简便程度、直观性上具有显著优点。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的方法,包括:
(1)配制聚合物微球溶液;
(2)用去离子水润湿微孔滤膜;
(3)对所述聚合物微球溶液施加压力,使所述聚合物微球溶液通过所述微孔滤膜,并记录通过所述微孔滤膜后的聚合物微球溶液的质量。
在本申请中,所述聚合物微球为水化的聚合物微球,所述聚合物微球溶液的溶质为模拟地层水或油田注入水,优选地为油田注入水。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1)中,所述聚合物微球被水化7-21d,其中d代表天,例如21d指的是21天。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1)中,所述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μm-19μm。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1)中,所述聚合物微球的浓度为3000mg/L-50000mg/L。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2)中,所述微孔滤膜的渗透率为4000mD至6000mD,孔隙率为25%-35%,孔径为20μm-30μm。微孔滤膜表面光滑,孔径大小比较一致,孔密度均匀,壁面光滑,内缘清晰,为圆柱型孔,不同于纤维素膜的网状孔眼。其优点是孔径高度均匀,重复性好,可以高度模拟储层孔隙。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3)中,施加的压力为0.1MPa-0.2MPa。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3)中,记录时间为0min-180min。
在本申请中,在步骤(3)中,每5秒钟记录一次通过所述微孔滤膜后的聚合物微球溶液的质量。当流速越大,即过滤质量(或体积)随过滤时间的变化率越大,溶液越容易通过微孔滤膜,封堵程度较差;相反,流速越小,溶液越不易通过微孔滤膜,封堵程度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