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07745.9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邱荣军;王雷;余峰;卢勇;沙守金;丁汉英;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31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密封 水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包括:密封罩,其上部具有气嘴,通过所述气嘴可向密封罩通气;夯锤,由主动锤和被动锤构成,所述被动锤在一定范围内沿纵向可活动的密封置于密封罩的底部,且所述被动锤的底部凸出于所述密封罩的底部,所述主动锤设置为通过脱钩件可在密封罩内自由落体与被动锤碰撞。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下强夯工艺夯锤在水中下落过程中能量损失严重的问题,极大挺高了施工效果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设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力式结构码头建设中,水下基床夯实一般采用“起重船+夯锤”的常规工艺进行水下强夯施工,该工艺采用的夯锤在落水瞬间受到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损耗大量能量,夯锤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又要克服水中阻力和浮力作用。夯锤在整个下落行程中能量损失严重,导致对基床的夯击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巨大的夯击能引起的震动对周围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环保密封型水下强夯系统,包括:
密封罩,其上部具有气嘴,通过所述气嘴可向密封罩通气;
夯锤,由主动锤和被动锤构成,所述被动锤在一定范围内沿纵向可活动的密封置于密封罩的底部,且所述被动锤的底部凸出于所述密封罩的底部,所述主动锤设置为通过脱钩件可在密封罩内自由落体与被动锤碰撞。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罩内的上部具有承重平台,所述承重平台上设有起重设备,所述起重设备牵引主动锤。
优选的是,所述承重平台的中心开有可供吊索穿过的孔,所述脱钩件为围设于承重平台下部孔周一圈的脱钩挡片;
所述主动锤上设置有挂钩系统,所述挂钩系统包括被动钩和主动钩;所述被动钩固定于所述主动锤顶部,所述主动钩上固定有吊索;
其中,当主动钩未上移至与脱钩挡片接触时,所述主动钩咬合所述被动钩,当主动钩上移至与脱钩挡片接触并继续上移时,所述脱钩挡片挤压所述主动钩,使主动钩下部开口被动钩脱离。
优选的是,所述脱钩挡片为圆筒状结构,其顶部与承重平台连接,其下部具有向内的楔形结构;
所述被动钩的下部分为圆柱体,被动钩的上部分为圆锥体;
所述主动钩由钩片、限位盘和圆环体构成,所述钩片等间隔穿设于圆环体上,并由限位盘限位钩片在圆环体所在水平面的运动;所述钩片的下部为上下两级向内的楔形结构,多个钩片的上级楔形结构在无外力时围设形成与被动钩的上部分相匹配的卡槽结构,以卡住所述被动钩的上部分,多个钩片的下级楔形结构在无外力时围设形成大于被动钩的上部分的开口结构;当主动钩向下运动时,所述主动钩竖直方向的轴线与被动钩竖直方向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是,所述承重平台和被动锤之间设置有一对具有一定自由度并可弯曲伸长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由上杆和下杆组成,所述上杆中间通过柔性连接结构将上杆分为可自由活动的相连的两段;
所述主动锤沿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穿杆孔,可供定位杆穿过。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锤由圆柱体的上半部分和半球体的下半部分构成;
所述主动锤沿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为沿上半部分范围是直线形、沿下半部分范围为远离主动锤轴线的曲线形。
优选的是,所述被动锤上表面为凹面,所述被动锤四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且内部具有中空结构;
所述被动锤上表面沿其边缘设有若干组挂钩,所述挂钩上挂有锁链与密封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场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砖渣换填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