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主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07685.0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昊夫;黄崚鑫;梁群;吴春芬;钟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16/023;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主 身份 识别 系统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主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NFC卡片;第一NFC控制器,包括MCU唤醒电路和MCU,唤醒电路用于在NFC卡片靠近第一NFC控制器时,唤醒MCU,使得第一NFC控制器与NFC卡片进行近场通信,第一NFC控制器获取NFC卡片中的车主信息,并对车主信息进行验证,若NFC卡片中的车主信息通过验证,则第一NFC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进行认证通信;车身控制器,与第一NFC控制器进行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车门解锁。本发明减少了功耗,而且简化了身份识别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主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进行车主身份识别时,首先需要唤醒整车或者唤醒NFC控制器,之后才可进行车主身份识别。
整车在低功耗休眠时,用户按下门把手微动开关,产生低电平信号,电池管理器检测到低电平信号时被唤醒,之后电池管理器通过CAN信号唤醒整车。唤醒整车后,车主再刷NFC卡才可实现身份认证,解锁整车,操作较为繁琐;部分车型将NFC感应区域布置在外后视镜处,会造成按微动开关、刷外后视镜再开门这样繁琐的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整车在低功耗休眠时,NFC控制器工作在低功耗状态模式,在低功耗状态时会以较长的时间间隔来探测卡片,降低功耗;NFC控制器在探测到卡片后,被唤醒,唤醒之后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以较短的通讯间隔与卡片进行交互,实现身份识别。在OFF档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时会导致整车静态工作功耗较大,导致车辆馈电风险较高。
综上,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整车工作在低功耗状态,仍存在着功耗大的问题,并且身份识别步骤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主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和车辆。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主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NFC卡片;
第一NFC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MCU唤醒电路和MCU,所述MCU唤醒电路用于在所述NFC卡片靠近所述第一NFC控制器时,唤醒所述MCU,使得所述第一NFC控制器与所述NFC卡片进行近场通信,所述第一NFC控制器获取所述NFC卡片中存储的车主信息,并对所述车主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NFC卡片中的车主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第一NFC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进行认证通信;
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第一NFC控制器进行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车门解锁。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主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由车主认证系统执行,所述车主身份识别系统包括:NFC卡片、第一NFC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所述第一NFC控制器包括MCU唤醒电路和MCU,所述MCU唤醒电路于在所述NFC卡片靠近所述第一NFC控制器时,唤醒所述MCU,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NFC控制器与所述NFC卡片进行近场通信,获取所述NFC卡片中的车主信息,并对所述车主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NFC卡片中的车主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第一NFC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进行认证通信;
车身控制器在与所述第一NFC控制器进行认证通信且认证成功后,控制车门解锁。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主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主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和车辆,通过第一NFC控制器中包括的MCU唤醒电路,在NFC卡片靠近第一NFC控制器时唤醒MCU,MCU无需一直检测NFC卡片,只有在唤醒电路检测到NFC卡片靠近时唤醒MCU后,第一NFC控制器再与NFC卡片进行近场通信,减少了功耗,而且取消了微动开关,简化了身份识别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7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MS注册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通话方法及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