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情动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4324.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卫康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247;H04N7/18;F16M11/06;F16M11/18;G06V2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情动态监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与所有图像采集装置无线连接的服务器,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立柱、用于夜间拍摄的夜成像相机、用于控制夜成像相机启动的红外感应器,安装立柱竖直设置在地面上,安装立柱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的中心轴与安装立柱的中心轴处在同一直线上,夜成像相机安装在旋转盘上;还包括驱动旋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夜成像相机通过旋转盘可在水平方向上绕安装立柱转动,且夜成像相机的位置处在半空中,降低种植物对于夜成像相机拍摄造成的阻碍,提高夜成像相机的实际拍摄范围。从而使单个图像采集装置的监控范围变大,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可以得到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鼠类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鼠情动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鼠害是农业四大生物灾害之一,鼠类对农作物的茎、叶、根、种子、果实等都能取食,一些种植地区的鼠害已大大超过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的总和,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鼠类种群消长有自身的自然规律,每年春秋季节种群密度呈现快速增长,为有效地控制农林业的鼠害,需及时了解当前鼠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动态。
目前针对鼠情监控主要包括传统鼠情监控方法和逐渐流行的机器视觉监控方法。传统监控方法如鼠夹法、粘鼠板等方法在识别鼠情及鼠密度上存在诸多不足:鼠夹法以及粘鼠板效率低,均无法观察活鼠的形态、活动规律等鼠情,且都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存在消息延后无法获取及时动态信息。而机器视觉监控方法利用机器视觉,即图像采集装置来进行图像采集,再传输到服务器中进行数据分析。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中,种植面积大,而单个图像采集装置可覆盖的拍摄面有效,想要全面监控种植区域内的鼠情,就需要使用到数量较多的图像采集装置,导致监控成本的增加。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在农业上进行鼠情监控是本发明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情动态监测系统,其通过扩大单个图像采集装置的监控范围,以减少图像采集装置的整体使用数量,达到控制监控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鼠情动态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与所有图像采集装置无线连接的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立柱、用于夜间拍摄的夜成像相机、用于控制夜成像相机启动的红外感应器,所述安装立柱竖直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安装立柱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中心轴与安装立柱的中心轴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夜成像相机安装在旋转盘上;还包括驱动旋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有动物活动产生的红外线时,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盘转动,使夜成像相机朝向红外线所在的方向,夜成像相机再进行拍摄,夜成像相机对安装立柱的周向一定范围内种植地面均具有监控作用;并且由于夜成像相机的位置处在半空中,降低种植物对于夜成像相机拍摄造成的阻碍,提高夜成像相机的实际拍摄范围。从而使单个图像采集装置的监控范围变大,在单位面积中需要投入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数量可以得到减少,减少成本的投入。
优选的,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翻转块,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翻转块的长度方向,所述翻转块的长度方向沿旋转盘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夜成像相机安装在翻转块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块在微型电机控制下进行转动,改变夜成像相机的镜头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减少夜成像相机由于处在半空而对地面形成的拍摄盲区,进一步提高夜成像相机的拍摄范围。
优选的,所述安装立柱上还设有升降台以及控制升降台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升降台上,所述旋转盘转动连接在升降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鼠情监控时,升降机构控制升降台上升到安装杆的中部,使夜成像相机能够拥有良好的视野以便于拍摄;而需要对夜成像相机进行维护时,升降机构控制升降台下降到接近地面,使操作人员能够轻松接触夜成像相机,方便维护工作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卫康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卫康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