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混合拟、抗糖皮质激素干扰物的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04152.7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史薇;陈钦畅;于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74 | 分类号: | G01N33/74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强 采样 分子 动力学 模拟 混合 糖皮质激素 干扰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混合拟、抗糖皮质激素干扰物的识别方法,基于核受体变构和共调节因子调控机制,采用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识别局部和全局自由能最低点并进行动态轨迹聚类,提取配体化合物作用下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稳态构象,并根据受体第12号螺旋稳定位置与共调节因子招募/抑制机制的关系,判断受测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识别和预测拟性、抗性和混合拟、抗糖皮质激素干扰物。相比于传统体外实验方法,此方法成本低廉、效率更高,且避免了混合拟、抗性干扰物的细胞特异性问题;相比于已有的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此方法能有效识别稳态构象,实现混合拟、抗糖皮质激素干扰效应的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预测毒理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计算机软件的 基于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核受体介导的拟性、抗性和混合拟、抗性糖皮质激素干扰物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指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造成有 害影响的配体化合物。EDCs在环境介质1,2、食物3甚至人体血液4,5中都有广泛检出,其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系列影响,增加生殖疾病6、出生缺陷7、前列腺和乳腺癌8、 心肺疾病9、肥胖症10和神经系统疾病11等风险,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欧盟因EDCs 导致的疾病花费为217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而美国的达到3400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3%12,13。因而,EDCs的识别与控制一直是全世界环境健康与安全 领域研究的热点。
EDCs的主要作用途径是通过与细胞核中的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包括雌激素 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ERα和ERβ)、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包括TRα和TRβ)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等,结合并改变其功能,从而导致干扰效应。近年来, GR介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被视为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重要机制,糖皮质激素干扰效 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4。EDCs可以通过核受体产生激动或拮抗效应(即拟性或抗 性效应),也有大量EDCs可同时引起拟性和抗性15,16。EDCs的拟性和抗性效应会激活 不同的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AOP)并导致不同的有害结局(adverse outcome,AO)。如,拟糖皮质激素效应会损害生殖功能17,而抗糖皮质激素效应会加重 炎症反应18。混合拟、抗性效应通常具有细胞、组织特异性19–21,这意味着具有混合拟、 抗性效应的EDCs会影响更大范围的组织22,而只通过一种细胞系的筛选方法是不完善 的,容易产生假阴性23,24。EDCs可能在一种细胞系中呈现纯拟性效应,而在另一种细 胞系中呈现抗性效应15,16,因此,亟需改善现有的基于细胞的筛选方法,以有效筛查拟 性、抗性和混合拟、抗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