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型学饮杯及其使用方法及其清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4084.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丽;蔡诗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丽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9/04;A61J9/06;A61J9/08;A47G19/22;A45F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瓶身 杯盖 上环 套接 下环 固化 气眼 锥形杯体 安装片 把手架 进气孔 空心管 伸缩杆 吸管孔 折叠段 口圈 外周 吸嘴 顶端敞口 对称设置 连接软管 逐级缩小 软管 保洁盖 敞口卡 接口圈 学饮杯 折叠型 上端 螺纹 插设 固套 夹设 卡接 伸入 下端 旋拧 罩设 连通 开通 外部 | ||
1.一种折叠型学饮杯,包括硅胶瓶身,所述硅胶瓶身的顶端敞口卡接口圈沿,所述口圈沿通过螺纹旋拧杯盖,所述口圈沿与杯盖之间夹设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通吸管孔和进气孔,所述杯盖上插设吸嘴并开设进气眼,所述吸管孔上端连接所述吸嘴,下端连接软管,所述软管伸入所述硅胶瓶身内,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眼,所述杯盖外周罩设保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瓶身为下大上小的锥形杯体,所述锥形杯体外周固套若干个固化圈,所述若干个固化圈的直径由下至上逐级缩小,相邻所述固化圈之间的硅胶瓶身为折叠段,所述硅胶瓶身的外部卡接把手架,所述把手架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套接在所述硅胶瓶身的顶端敞口下方,所述下环套接在所述硅胶瓶身的底部,所述上环与下环之间对称设置两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若干节逐级套接的空心管,每节空心管对应一段所述折叠段,所述伸缩杆与硅胶瓶身之间形成握手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瓶身的底部外凸一圈卡边,所述卡边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下环内设置凹槽,所述卡边嵌入所述凹槽内形成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的一端管口向内设置卡沿,另一端管口向外设置卡片,相邻空心管穿接后,一根空心管的卡片可以卡接在另一根空心管的卡沿上形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的外侧固设上连接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连在所述上连接柄上,所述下环的外侧固设下连接柄,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连在所述下连接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内设置V型防喷水阀门,所述V型防喷水阀门包括两片挡水软片,两片挡水软片之间余留出水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底端插接重力球,所述重力球上开通若干进水孔,所述重力球位于所述硅胶瓶身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手拉伸相邻的固化圈,可将两者之间柔软的折叠段展开,双手按压相邻的固化圈形成套接,可将两者之间柔软的折叠段折叠收纳,根据单次饮用的需求量,将硅胶瓶身伸展出对应数量的折叠段,其余折叠段均折叠收纳;随着儿童的成长单次饮用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可以对应展开折叠段的个数以扩大硅胶瓶身的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伸缩杆根据折叠段展开的数量,同步伸出对应数量的空心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硅胶瓶身的全部折叠段均进行折叠收纳,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占用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学饮杯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捏硅胶瓶身的顶端敞口使其变形,将口圈沿拆下,下压硅胶瓶身使上环分离,按压硅胶瓶身底部,使卡边变形而拆除下环,进而整体把手架拆除;将硅胶瓶身的全部折叠段均拉开伸展,由此方便刷子对硅胶瓶身进行彻底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丽,未经林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40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症监护病人用的喂药器
- 下一篇:一种奶瓶喂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