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03631.7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成;刘东东;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涉县津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31/12 | 分类号: | C07C231/12;C07C237/36 | 
| 代理公司: | 13130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0564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硝基苯甲酰谷氨酸 还原 对硝基苯甲酰氯 催化剂 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 干燥各单元过程 工艺安全性 硝基苯甲酸 产品纯度 存在条件 达标排放 二氯乙烷 谷氨酸钠 极性溶剂 绿色环保 氢氧化钠 蒸馏回收 草酰氯 碱处理 可循环 水合肼 溶剂 废液 加氢 收率 酸析 制备 精制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硝基苯甲酸、草酰氯、二氯乙烷和DMF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对硝基苯甲酰氯;将对硝基苯甲酰氯、谷氨酸钠反应得对硝基苯甲酰谷氨酸;将对硝基苯甲酰谷氨酸在极性溶剂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经过还原以及分离、酸析、精制、干燥各单元过程得到成品,所述的还原是用氢氧化钠调PH至6‑10后加氢和水合肼还原。本发明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工艺安全性高、生产成本较低,绿色环保、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催化剂可反复使用,溶剂经蒸馏回收后可循环使用,少量废液碱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从而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具体是一种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是合成叶酸的重点中间体。所谓医药中间体,实际上是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我国每年约需与化工配套的原料和中间体2000多种,需求量达250万吨以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有许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
目前一般所知制取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工艺是:是以对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先经酰氯化反应制得对硝基苯甲酰氯,然后与谷氨酸钠经缩合反应后铁粉还原制得。该方法不仅收率低、反应时间长,同时有大量的废渣(铁泥)和废水生成污染环境,故而提出一种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的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10-15份对硝基苯甲酸、15-20份草酰氯、10-14份溶剂二氯乙烷和50-60份DMF,将硝基苯甲酸、草酰氯、二氯乙烷和DMF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将反应容器进行加热至50-60℃,并且持续加热1-2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反应物放入蒸馏容器中,并通过水浴的方式对蒸馏容器进行缓慢的加热,使蒸馏容器的温度控制为80-100℃,并且蒸馏2-3h,通过蒸馏容器蒸馏,以回收溶剂及除去氯化氢,得到对硝基苯甲酰氯;
(2)将得到的对硝基苯甲酰氯加入至反应容器中,再加入12-16份谷氨酸钠以及45-65份水,搅拌下以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8-9,于0-5℃慢慢滴加氯化铵溶液,滴加的同时以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值,使反应体系保持PH为8-9,滴加完毕室温反应1-3h,静止分层,有机层用水萃取2次,合并水层,用盐酸调PH=1,析出结晶,过滤、干燥,得对硝基苯甲酰谷氨酸;
(3)将上述得到的对硝基苯甲酰谷氨酸在极性溶剂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经过还原以及分离、酸析、精制、干燥各单元过程得到成品,所述的还原是用氢氧化钠调PH至6-10后加氢和水合肼还原,氢气压力1-3MPa、水合肼的用量为30-40份,反应温度为80-1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极性溶液为水、三氟乙酸、乙酸、三乙胺、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催化剂为六水合三氯化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工艺安全性高、生产成本较低,绿色环保、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催化剂可反复使用,溶剂经蒸馏回收后可循环使用,少量废液碱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从而适合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涉县津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涉县津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3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α-酮酰胺化合物的光催化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烯土霉素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