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2621.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新南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42254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邱雨家<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刹车片磨损 报警装置 接触芯 报警指示灯 安全隐患 导电通路 多级报警 分级报警 间隔设置 点距离 刹车片 短接 司乘 相隔 行驶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包括磨损部,沿磨损部被磨损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磨损接触芯线,每一条所述磨损接触芯线与相应的报警指示灯导电通路相短接,形成多级报警指示通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刹车片磨损至特定深度时进行分级报警的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长途路途中行驶时,更换点距离相隔远,汽车来不及及时更换刹车片,会对司乘者造成极大地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刹车片与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将汽车轮胎行进的动能装换成摩擦后的热能,降低车轮的转动直至停止。由于摩擦的作用,刹车片会逐渐被磨损,当磨损至一定程度时,必须进行更换,否则会降低制动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有采用导线埋入刹车片中,当刹车片磨损至极限需要更换的位置时,导线被磨断,此时报警线路上的报警指示灯亮起,提醒司机及时更换刹车片。但是在长途驾驶的路途中,鲜有刹车更换点,而在提醒更换刹车片时,现存的刹车片仅能供汽车额外行驶20-25公里至刹车更换点,而在长途路途中,更换点距离相隔远,汽车来不及及时更换刹车片,会对司乘者造成极大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刹车片磨损至特定深度时进行分级报警的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级刹车片磨损报警装置,包括磨损部,沿磨损部被磨损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磨损接触芯线,每一条所述磨损接触芯线与相应的报警指示灯导电通路相短接,形成多级报警指示通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损部根据磨损提醒的需要间隔设置有多个磨损接触芯线,芯线依次连接有多级提醒指示灯,当磨损部磨损时,磨损芯线会依次被磨断,司机会依次被提醒“3000公里更换指示灯”、“2000公里更换指示灯”和“1000公里更换指示灯”的三级指示报警灯,如果是在长途路途行驶的司机,可在第一级3000公里或者第二级2000公里更换指示灯就寻找刹车片更换点,有利于司机提前规划行程,及时更换刹车片,降低行驶风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磨损接触芯线包括磨断部、芯线和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夹紧套设在芯线的磨断部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级磨损接触芯线中,在芯线外都设置有指示夹持、支撑芯线磨断部不发生移动的套筒,当磨损部顶端被磨损消耗,其顶部芯线的磨断部裸露,芯线受到摩擦力移动时,套筒夹紧芯线阻止芯线松动或者内部延展,并且套筒的端面为芯线提供摩擦支撑面,使得磨损部磨损至目的高度时芯线能按预计的要求磨断,提高每一级指示更换的精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夹角一,两个所述套筒靠近磨断部的顶端相接触并形成一夹角二,所述磨断部的弧形长度小于等于夹角二角度范围内的最大弧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断部的弧长范围尽可能小,当磨断部被磨损时,使得套筒能对芯线的磨断部弧形弯折的内侧进行支撑,便于磨断部被挤压磨擦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夹角一的角度范围为40°-145°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套筒为金属套筒套设在芯线上压扁后形成的夹片,所述夹片所在的平面与芯线所在的平面不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片既实现了夹紧、支撑芯线弯折的作用,又完全不会阻碍磨断部的完全磨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套筒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为4-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为铜套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磨损接触芯线设置有三条,沿磨损部磨损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新南轴承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新南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2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