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01705.3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闫森;张凯;宋体飞;史寅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通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52;H01Q5/28;H01Q5/307;H01Q9/06;H01Q13/10;H01Q21/30 |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娜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263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带结构 天线 短路金属柱 辐射单元 辐射缝隙 介质基板 金属地板 双频 介质基板上表面 蚀刻 偶极子天线 印刷 辐射性能 馈电结构 偶极天线 天线集成 天线结构 移动通信 制作方便 耦合 等效电 多天线 下表面 加载 宽频 紧凑 | ||
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地板(8),所述金属地板蚀刻有第一U形辐射缝隙(5)和第二U形辐射缝隙,所述第一U形辐射缝隙(5)和所述第二U形辐射缝隙关于天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介质基板(7),所述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刷有馈电结构(9),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印刷有第一微带结构(1)、第二微带结构(2)以及第三微带结构(3),所述第一微带结构(1)和第二微带结构(2)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微带结构(1)和第二微带机构(2)关于天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微带结构(3)包括四个相同的辐射单元;
多个第一短路金属柱(4),所述第一短路金属柱(4)设于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介质基板(7)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第一微带结构(1);
多个第二短路金属柱,所述第二短路金属柱设于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介质基板(7)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第二微带结构(2);
第一同轴内导体(6),设于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介质基板(7)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U形辐射缝隙(5)和所述第一微带结构(1);
第二同轴内导体,设于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介质基板(7)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U形辐射缝隙和所述第二微带结构(2);
同轴外导体(10),设于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介质基板(7)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金属地板(8)和所述馈电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带结构(3)设于天线的中心线且关于天线的中心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9)为T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9)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馈电结构和第二馈电结构,所述第一馈电结构的长度T1为12.3mm,宽度T2为2.7mm,所述第二馈电结构的长度T3为10.0mm,宽度T4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路金属柱(4)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短路金属柱(4)的圆周与所述第一微带结构(1)的边缘相切;所述第二短路金属柱为圆柱形,所述第二短路金属柱的圆周与所述第二微带结构(2)的边缘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路金属柱(4)包括四根,所述第一短路金属柱(4)之间的间距M1为12.9mm;所述第二短路金属柱包括四根,所述第二短路金属柱之间的间距M1为12.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内导体(6)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同轴内导体(6)设于所述第一U形辐射缝隙(5)的中间且与所述第一U形辐射缝隙(5)相切;所述第二同轴内导体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同轴内导体设于所述第二U形辐射缝隙的中间且与所述第二U形辐射缝隙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FDD和TDD频段的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1)结构的长度P1为60.0mm,宽度为P2为40.0mm;所述第二微带结构的长度P3为63.8mm,宽度为P2为40.0mm;所述第一U形辐射缝隙(5)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辐射缝隙、第二辐射缝隙以及第三辐射缝隙,所述第一辐射缝隙的长度U1为33.0mm,宽度U3为4.0mm,所述第二辐射缝隙的长度U4为21.0mm,宽度U5为6.0mm,所述第一辐射缝隙的长度U1为33.0mm,宽度U3为4.0mm;所述第二U形辐射缝隙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四辐射缝隙、第五辐射缝隙以及第六辐射缝隙,所述第四辐射缝隙的长度U1为33.0mm,宽度U3为4.0mm,所述第五辐射缝隙的长度U4为21.0mm,宽度U5为6.0mm,所述第六辐射缝隙的长度U1为33.0mm,宽度U3为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通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通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7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