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1002.0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70;H04B10/516;H04B10/54;H04B10/556 |
代理公司: | 11587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洁;董江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仪 解码 振臂 四分之一波片 光电探测器 相位调制器 光环形器 连续变量 量子信道 激光器 反射镜 耦合的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对称光耦合器 量子密钥分发 脉冲光信号 强度调制器 第二信号 光耦合器 输入编码 稳定问题 耦合 非对称 偏振 与非 诱导 衰落 探测 输出 干涉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包括激光器、编码干涉仪、量子信道、解码干涉仪和两个光电探测器。激光器产生脉冲光信号供输入编码干涉仪。编码干涉仪包括第一光环形器、非对称光耦合器、分别经第一信号臂和本振臂与非对称光耦合器耦合的两个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及位于第一信号臂上的强度调制器和第一相位调制器。解码干涉仪经量子信道与编码干涉仪耦合,包括第二光环形器、3dB光耦合器、分别经第二信号臂和本振臂与3dB光耦合器耦合的两个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及位于第二本振臂上的第二相位调制器。两个光电探测器用于对来自解码干涉仪的输出进行探测。本发明解决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应用中因偏振诱导衰落而导致的不稳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保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前沿热点领域。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和一次一密密码原理,量子保密通信可在公开信道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能够应用于国防、政务、金融、电力等高安全信息传输需求的领域。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由于易于与传统光网络融合,并且在较短距离下能够实现高的密钥生成率,引起了广泛研究和关注,并且相关的实验和演示应用进程得到了逐步推进。然而,对于基于不等臂干涉仪方案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信号光脉冲和本振光脉冲沿光纤信道传输时,因光纤信道在实际环境中受温度、应变、弯曲等影响而产生双折射效应,使得传输至接收端的光脉冲的偏振态产生随机变化,且在接收端解码时信号光脉冲和本振光脉冲沿干涉仪的不同臂传输后进行干涉,因而存在偏振诱导衰落问题,导致信号光脉冲和本振光脉冲在接收端解码干涉不稳定,并且干涉稳定性随着光纤距离的增加恶化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通过构造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的不等臂迈克尔逊干涉仪解决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在应用中因前述的偏振诱导衰落而导致的不稳定问题。此外,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使用非对称光耦合器,使得可以制备合适强度比的信号光和本振光,从而无需使用光衰减器或可使用较低衰减动态范围的光衰减器。
本发明提供至少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激光器、编码干涉仪、量子信道、解码干涉仪和两个光电探测器,其中,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脉冲光信号;
所述编码干涉仪包括第一光环形器、非对称光耦合器、分别经两个第一臂与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耦合的两个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强度调制器和第一相位调制器,所述两个第一臂分别为第一信号臂和第一本振臂,所述强度调制器和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位于所述第一信号臂上,其中,
所述第一光环形器包含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耦合至所述激光器,为所述编码干涉仪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由所述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光信号,所述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一侧的一个端口耦合,所述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为所述编码干涉仪的输出端口;
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与所述两个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构成编码不等臂迈克尔逊干涉仪,其中所述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接收的所述脉冲光信号被输入至所述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并从所述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输出至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的所述一个端口,来自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的输出被输入至所述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并从所述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输出作为所述编码干涉仪输出的编码光信号,
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用于将输入其的所述脉冲光信号分束为光强不同的两路光信号,所述光强不同的两路光信号中光强弱的光信号即信号光脉冲沿所述第一信号臂传输,所述光强不同的两路光信号中光强强的光信号即本振光脉冲沿所述第一本振臂传输,
所述两个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分别用于将经所述两个第一臂传输来的所述两路光信号反射回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以由所述非对称光耦合器合束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