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及地暖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0531.9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王璇;刘海舟;姬楠楠;周朝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E04F15/02;E04F15/18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阚梓瑄;孙宝海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层 发热层 反射层 地暖结构 第一区域 保温层 上表面 电热 地暖 传导 覆盖 覆盖区域 周围区域 遮盖物 自限温 传递 反射 升高 铺设 | ||
1.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包括保温层、反射层以及发热层,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所述发热层设于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均热层,所述均热层设于所述发热层的上表面,用以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以及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反射层反射的热量;当所述均热层的第一区域被遮盖物覆盖时,所述第一区域的能量能够被所述均热层传导至所述第一区域的周围区域,以均匀所述均热层的表面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层的导热系数为600~3000W/(m·K),所述均热层包括石墨膜、石墨烯散热膜、铜箔、铝箔中的任意一种;或,
所述发热层包括电热膜、碳纤维电热板、碳晶板、电热带中的任意一种;或,
所述保温层包括导热系数不超过0.12W/(m·K)的挤塑板、聚氨酯发泡保温板、酚醛树脂发泡保温板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还设有固定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发热后陷入所述保温层;所述固定层包括硅晶网或钢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层的铺设面积大于所述发热层的铺设面积,且所述均热层的边缘超出所述发热层的边缘。
5.一种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保温层;
提供一反射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
提供一发热层,铺设于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
提供一均热层,铺设于所述发热层的上表面,用以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以及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反射层反射的热量;当所述均热层的第一区域被遮盖物覆盖时,所述第一区域的能量能够被所述均热层传导至所述第一区域的周围区域,以均匀所述均热层的表面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固定层,铺设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发热后陷入所述保温层;所述固定层包括硅晶网或钢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提前将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进行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所述均热层和所述发热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提前将所述均热层和所述发热层进行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层的导热系数为600~3000W/(m·K),所述均热层包括石墨膜、石墨烯散热膜、铜箔、铝箔中的任意一种;或,
所述发热层包括电热膜、碳纤维电热板、碳晶板、电热带中的任意一种;或,
所述保温层包括导热系数不超过0.12W/(m·K)的挤塑板、聚氨酯发泡保温板、酚醛树脂发泡保温板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层的铺设面积大于所述发热层的铺设面积,且所述均热层的边缘超出所述发热层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未经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05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节能型电地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壁挂式取暖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