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放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9788.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中;邓亮文;滕欣欣;卢健斯;权义印;农仕良;陈雅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62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放电单元 恒流单元 恒压单元 异常状态 预警单元 充放电过程 电池充放电系统 控制单元输出 设置控制单元 工作稳定性 电平信号 控制芯片 选择单元 应用过程 制造成本 状态完成 充放电 恒流 恒压 电路 反馈 保证 | ||
本发明的电池充放电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单元、恒流单元、恒压单元、选择单元、充放电单元及预警单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异常状态时,控制单元输出电平信号至充放电单元中,让充放电单元停止工作,即停止了电池的充放电,防止电池在异常状态下还工作损坏;预警单元的设置,当电池发生异常时,预警单元能够及时反馈给用户,让用户快速作出相关的异常措施,防止电池因异常状态损坏;再者,恒流单元和恒压单元的设置,能够让电池以恒流或者恒压状态完成充放电过程,保证电池的工作稳定性,利用恒流单元和恒压单元代替控制芯片,大大降低了电路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为了让电池能够更好地实现充放电过程,现有的电池都会结合电池充放电系统配套使用,电池充放电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电池,让电池更好地完成充放电过程中。但对于现有的电池充放电系统,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出现故障时,并没有设置相关的预警功能,导致用户在第一时间内并没有得知电池处于异常状态,用户也就没有办法及时对电池异常状态做出相关措施,导致现有的电池充放电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并不高;此外,现有的电池充放电系统,若要实现对电池以恒流或者恒压状态完成充放电过程,一般的电池充放电系统在其设置恒流恒压芯片进行控制,但采用芯片控制的方式,会导致电池充放电系统的造价成本提升,无疑会影响到生产商的制造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过程中时,防止电池异常还继续工作损坏电池的,并能够及时通知用户电池处于异常状态的,具备预警功能的,让用户及时作出相关异常措施的,保证电池能够以恒流或者恒压状态完成充放电过程的以及制造成本较低的电池充放电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充放电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检测端用于与电池连接;
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恒压单元,所述恒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恒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恒压单元的基准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外部正压电源连接,所述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负压电源连接,所述选择单元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恒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单元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恒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充放电单元,所述充放电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恒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的第三输入端与外部正压电源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及
预警单元,所述预警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预警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正压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