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9431.9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李益民;谭文亮;刘晨;秦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B22F5/00;B22F3/24;B22F3/10;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魏娟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强度 刀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粒径为10~30 nm的纳米氧化锆粉末与粒径为3~5μm的氧化锆粉末混合,获得混合料M,再将混合料M与粘结剂C混炼获得喂料A;将15~50 μm的304不锈钢粉末与粘结剂D混炼获得喂料B,将喂料A、喂料B依次注射进入电刀刀头模具腔体,脱模后获得注射坯体,注射坯体经脱脂、烧结即得电刀刀头;
所述粒径为3~5μm的氧化锆粉末的添加量为粒径为10~30 nm的纳米氧化锆粉末体积的15~30%;
电刀刀头模具腔体分为陶瓷绝缘头模腔以及金属杆模腔;
烧结温度为1380~1395℃,烧结时间为1~3h,升温速率为5-1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径为3~5μm的氧化锆粉末的添加量为粒径为10~30 nm的纳米氧化锆粉末体积的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C的添加量为混合料M体积的46~50%;所述粘结剂D的添加量为304不锈钢粉末体积的42~4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C与粘结剂D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均如下:聚乙二醇 19~34%,聚甲醛 61~66%,聚丙烯 3~14%,乙烯-乙烯乙酸共聚物 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M与粘结剂C混炼以及304不锈钢粉末与粘结剂D的混炼均在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温度均为170~190℃,时间均为1~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喂料A、喂料B分别加热至165~185℃,在95~110MPa下依次将喂料A、喂料B注射进入电刀刀头模具腔体,冷却后脱模,得到注射坯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的工艺过程为:将注射坯体于45~65℃浸入循环水中2~5h;然后于105~120℃下,在硝酸气氛中保持4~6h进行催化脱脂,得到脱脂后坯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高结合强度电刀刀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94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钼粉胶棒翻转倒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成型用HK30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