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7901.8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国建鸿;王环;张玉波;黄欣科;王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串联 并网 系统 | ||
1.一种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冷却装置;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高压交直流变换器和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气体管道、液体管道和绝缘冷却介质;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气口通过所述气体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所述液体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高压液口通过高低压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低压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低压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顶部;
所述高低压连通管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中绝缘冷却介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中绝缘冷却介质的流通,所述第二蒸发器中气体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中气体的流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内填充所述绝缘冷却介质;所述高压交直流变换器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内且浸在所述绝缘冷却介质中;
所述第二蒸发器放置于所述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内;所述第二蒸发器内填充所述绝缘冷却介质;
所述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的低压输出引线穿过所述高低压连通管与所述高压交直流变换器的高频高压变压器电连接;所述高低压连通管还用于放置所述低压输出引线;
所述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的电感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绝缘冷却介质中;
所述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外壁面接触;
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的侧壁的外表面为波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还包括:机柜;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和所述冷却装置均放置于所述机柜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水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为密封空心箱体,所述第二蒸发器侧壁的材质为绝缘材质或金属材质,且至少一个侧壁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所述低压直流-交流变换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热面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金属材质的侧壁的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半部分;
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底部;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上半部分;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为空心箱体,所述箱体的材质为绝缘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冷却介质为氟碳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高压液口、所述高低压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低压液口的截面积均大于或等于13平方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矩形或圆柱形的空心箱体,所述箱体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9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的逆变器模块
- 下一篇:多电压输出电源适配器模块化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