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京椴简易就地绿枝扦插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97837.3 申请日: 2019-09-23
公开(公告)号: CN110547106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0
发明(设计)人: 谈建中;朱思宇;周思雨;祝燕;李晓婉;罗兰;袁先峰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10 分类号: A01G2/10
代理公司: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扦插 构建 插床准备 插穗采集 后期管理 快速繁殖 绿枝扦插 珍稀植物 生根率 插穗 覆膜 拱棚 棚架 种苗 生产成本 移栽 生根 简易 环节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南京椴简易就地绿枝扦插方法,包括步骤为:插床准备、构建覆膜拱棚、构建遮阴棚架、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扦插后的管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简化了扦插设施及操作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就地扦插,且不再需要后期管理及移栽,扦插生根率可高达90%,插穗平均生根数7条以上,有利于珍稀植物南京椴种苗的快速繁殖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本植物种苗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南京椴简易就地绿枝扦插方法。

背景技术

南京椴(Tilia miqueiana)属椴树科(Tiliaceae)椴属(Tilia L.)高大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种,是集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树种,业已成为现代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的新树种之一,市场苗木需求量大。但是,南京椴生境因人为干预而被破坏,野生种群自然更新比较差,致使其种群数量和个体数目不断减少。加上南京椴种子具有深休眠性,自然条件下一般要2-3年才能萌发,自然繁殖非常困难,这些都影响了南京椴的苗木生产及其推广应用。

目前,南京椴大规模繁殖主要以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主,但因种子饱满度程各不相同,又具有深休眠性,严重影响了南京椴播种繁殖的速度。与此相比,扦插繁殖当年就能成苗,繁殖速度相对较快,目前已有若干的研究报导。如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条件下,南京椴绿枝扦插的生根成活率可以达到80%左右(史锋厚等,南京椴嫩枝扦插技术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8):6-10)。或者利用空调恒温控制、LED灯光照等设施化扦插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扦插效果,生根率可达90%左右,移栽成活率能达95%以上(束晓春,汤诗杰等,一种设施化扦插南京椴的方法,2017102001356)。但是,这些方法对扦插设施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在有自动喷雾、自动遮阳和温控系统的玻璃温室内进行,同时还需要定时通风,需要对扦插池及特制基质进行消毒;或者在温湿度及光照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扦插生根成活后再需移到大田炼苗、培育成苗,而此时正值夏季高温时节,移栽成活率受高温气候的影响很大,这对扦插操作及日常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南京椴简易就地绿枝扦插方法,该方法可以就地且高效的实现扦插,扦插后不需要特别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南京椴简易就地绿枝扦插方法,包括步骤为:(1)插床准备:将表土层疏松的地块整理成插床,用于就地扦插;(2)构建覆膜拱棚:在插床上方搭建拱棚,在所述拱棚上覆盖膜;(3)构建遮阴棚架:在覆膜拱棚的上方搭建遮阴棚架,在所述遮阴棚架上覆盖有遮阳网;(4)插穗采集与处理:于4月中旬至6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从南京椴植株上采集当年生嫩枝作为插条,从所述插条的基部剪取插穗,扎成捆,所述插穗的基部用生根剂浸渍处理;(5)扦插:将插穗用棒辅助就地扦插,将插穗插入土中,扦插时压实插穗基部,并喷施杀菌杀虫剂,再依次覆盖膜和遮阳网;(6)扦插后的管理:扦插50~60天后,取下膜,炼苗1~2周,取下遮阳网,此后按园林苗木的常规培育技术要求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对地块的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并打碎土块,使所述地块表土层疏松;所述插床的宽为110~130cm、长为10~20m;所述插床为南北走向,床面平整,且与地面齐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还包括对插床表土层板结的粘土进行打孔,灌入沙后用于扦插;步骤(1)还包括在就地扦插前,将整理好的插床浇透水,使土壤充分吸水、表土层保持湿润状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覆膜拱棚的骨架材料为竹竿、竹片、铁条或玻璃钢弹力棒;所述棚的宽为110~130cm、顶高离地40~50cm;所述覆膜拱棚的骨架的横杆间距为0.8~1m,所述覆膜拱棚顶部的纵杆通过铁丝或绳子与横杆绑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