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消解土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的复合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6768.4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解开治;徐培智;顾文杰;卢钰升;蒋瑞萍;李文英;李夏;孙丽丽;卢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20;C12N1/36;B09C1/10;C12R1/38;C12R1/40;C12R1/01;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裘晖 |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消解 土壤 内酯 抗生素 污染 复合 制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原位消解土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的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营养载体、吸附载体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进行除菌处理,得到耦合载体;
(2)在除菌后的耦合载体中接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降解菌液、能量供给菌菌液和磁介质菌菌液,得到混合物I;发酵,得到原位消解土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的复合制剂;
所述的营养载体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如下:氨基酸粉4~12%、糖蜜粉8~14%、蛋白胨5~9%、酵母提取物2~4%、骨粉4~8%、稻壳60~65%;
所述的吸附载体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如下:磁铁矿粉8~16%、Fe3O4磁性纳米颗粒12%、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0~7%、麦饭石粉25~35%、硅藻土粉25~26%、生物碳15~25%;或如下:磁铁矿粉8~16%、Fe3O4磁性纳米颗粒0~12%、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7%、麦饭石粉25~35%、硅藻土粉25~26%、生物碳15~25%;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与2-氨基乙醇的1:1型化合物、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混合物I中各成分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如下:菌体浓度为1.2×1012cfu/mL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降解菌菌液10~15%、菌体浓度为1×1012cfu/mL的能量供给菌菌液4~8%、菌体浓度为1×1012cfu/mL的磁介质菌菌液5~10%、营养载体49~65%、吸附载体10~20%、表面活性剂5~7%;
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降解菌选自以下任一组合:
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ATCC 17759、假单胞菌C3、恶臭假单胞菌CICC 10368、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FY、人苍白杆菌CICC 20697;
3)经红霉素驯化后的假单胞菌C3、恶臭假单胞菌CICC 10368、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FY、人苍白杆菌CICC 20697;
4)经泰乐菌素驯化后的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TS1、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ATCC BAA-248、假单胞菌C3、恶臭假单胞菌Ery-E、恶臭假单胞菌XP12、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FY、蜡样芽孢杆菌G10、枯草芽孢杆菌G1、人苍白杆菌CICC 20697;
5)经阿奇霉素驯化后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ATCC 17759、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TS1、恶臭假单胞菌ACCC 10081、蜡样芽孢杆菌AVM1、蜡样芽孢杆菌G10、枯草芽孢杆菌G1、苍白杆菌AW1-12;
所述的能量供给菌为枯草芽胞杆菌(
所述的磁介质菌为副球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67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