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触控屏保护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6194.0 | 申请日: | 201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平;张军昌;吴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3/24;B32B7/12;B32B7/08;B32B7/02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屏保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触控屏保护膜,保护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离型膜层、耐刮层、反射膜层、第一PET膜层、硅胶层和第二PET膜层,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与硅胶层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角度为30‑45°;本发明中的车载触控屏保护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离型膜层、耐刮层、反射膜层、第一PET膜层、硅胶层和第二PET膜层,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与硅胶层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提高了保护膜的强度和耐刮花性能,同时,本发明中保护膜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保护膜的整体强度高,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触控屏保护膜。
背景技术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现有的车载触控屏的耐刮花性能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耐刮花、透明度高的车载触控屏保护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触控屏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离型膜层、耐刮层、反射膜层、第一PET膜层、硅胶层和第二PET膜层,所述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与硅胶层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角度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上分别开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小为400目。
进一步的,所述耐刮层、反射膜层之间通过透明胶粘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胶粘剂选用OCA光学胶。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层为蓝光硅胶层,所述蓝光硅胶层的厚度为0.6-0.8mm。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层为手撕离型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ET膜层、硅胶层和第二PET膜层之间经过热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纵切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高度为0.1-0.3mm。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车载触控屏保护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离型膜层、耐刮层、反射膜层、第一PET膜层、硅胶层和第二PET膜层,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与硅胶层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斜条纹和第二斜条纹的倾斜角度为30-45°,提高了保护膜的强度和耐刮花性能,同时,本发明中保护膜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保护膜的整体强度高,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车载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型膜层,2耐刮层,3反射膜层,4第一PET膜层,5硅胶层,6第二PET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6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