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94676.2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3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36/00;H04W3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洁;张颖玲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网络 节点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节点向终端发送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延迟执行针对指定资源的测量报告,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延迟执行所述指定资源对应小区的重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无线(NR,New Radio)分层覆盖设计策略被提出,如图1所示,例如包括四个波束,假设图1中由于波束3对应的建筑区域对应的接收功率最低(即信号最差),则通过在波束3方向上的覆盖增强实现对应的建筑区域的覆盖增强,即支持NR部分波束方向或全部波束方向的覆盖增加。
另外,一方面,当连接态终端远离服务小区,或接近更好的相邻小区时,需要进行切换来保障服务性能,为此终端需要对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进行测量,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向服务小区上报测量报告,以便服务小区根据测量报告结果进行切换决策。另一方面,当空闲态或去激活态终端远离驻留小区时,需要进行小区重选来保障能够顺利发起服务恢复连接态,为此终端需要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启动邻区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重选决策。
因此,无论是连接态终端触发测量报告或是空闲态/去激活态终端发起小区重选,都是基于信号强度或者信道质量的。虽然波束方向上的覆盖增强主要针对物联网终端和弱覆盖区域设计,但是相关技术方案中,终端无论是否真正处于弱覆盖区域,都有可能占用覆盖增强波束,挤占物联网终端和处于弱覆盖区域终端的时频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节点向终端发送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延迟执行针对指定资源的测量报告,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延迟执行所述指定资源对应小区的重选。
上述方案中,所述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资源专用于覆盖增强;或者,所述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资源的优先级低于其他资源的优先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节点向终端发送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节点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向终端发送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去激活态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节点通过系统信息向终端发送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延迟配置信息;所述延迟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第四门限值;
所述第一门限值表征所述终端延迟执行针对指定资源的测量报告的时长;
所述第二门限值表征所述终端延迟执行针对指定资源的测量报告的次数;
所述第三门限值表征所述终端延迟执行所述指定资源对应小区的重选的时长;
所述第四门限值表征所述终端延迟执行所述指定资源对应小区的重选的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延迟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节点基于所述终端的业务延迟需求、测量报告周期、所述终端的节电需求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确定所述延迟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节点发送的覆盖增强资源指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