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热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94341.0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王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11/04;C08J9/32 |
| 代理公司: | 33292 慈溪方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严晓 |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胶 磁性微球 交变磁场 胶带 减粘 热膨胀微球 磁热 制备方法步骤 表面活性剂 外加热源 涡流损耗 磁矢量 压敏胶 磁滞 涂覆 制备 施加 | ||
磁热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准备基胶,该基胶为UV固化压敏胶;S2:将纳米Fe3O4与表面活性剂KH570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到磁性微球;S3:将基胶、磁性微球、热膨胀微球混合均匀,其中磁性微球的质量为基胶质量的3%‑5%,热膨胀微球质量为基胶质量的2%‑10%;S4:将S3获得的产品涂覆到底膜上,经UV固化获得磁热减粘胶带。本发明的减粘型胶带,FeC颗粒在交变磁场下能产生一定的热量,所述热量源于FeC颗粒在交变磁场下出现涡流损耗、磁滞、磁矢量旋转和颗粒本身的物理旋转,因此不用外加热源,只需施加交变磁场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减粘保护膜分为热减粘保护膜和UV减粘保护膜,目前减粘保护膜主要用于晶圆切割制程的保护与后期捡取工艺,也有向高性能钢化玻璃(如手机玻璃)制程的保护和手机金属后盖的镭射雕刻工艺保护上转移的趋势。
传统热减粘膜采用外加热源的方式进行加热,加热时整个元器件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外加热源的加热速度慢,加热不均匀,能量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减粘型胶带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交变磁场前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加交变磁场后剥离强度显著下降的磁热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磁热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准备基胶,该基胶为UV固化压敏胶,UV固化压敏胶耐热耐老化性能好,加热后其内聚力、初粘力,剥离强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S2:将纳米Fe3O4与表面活性剂KH570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到磁性微球。经过KH570改性的纳米Fe3O4颗粒,表面被包覆,因此纳米Fe3O4粉体之间难以团聚,使磁性微球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且具有亲油性,与基胶具有优异的相容性。
S3:将基胶、磁性微球、热膨胀微球混合均匀,其中磁性微球的质量为基胶质量的3%-5%,低于3%则加热效果不明显,失粘效果差,高于5%则会影响磁热减粘型胶带的粘接性能。热膨胀微球质量为基胶质量的2%-10%,低于2%时,热膨胀微球引起的体积变化小,胶体与被粘接物间的空隙较少,失粘效果较差,高于10%则会影响磁热减粘型胶带的粘接性能。
S4:将S3获得的产品涂覆到底膜上,经UV固化获得磁热减粘胶带。
优选的,所述纳米Fe3O4粒径在20-200nm之间。粒径小于20nm时Fe3O4会从铁磁性转变为超顺磁,其磁热性能变差,加热效果差;粒径大于200nm易导致局部升温过快,易损伤胶体或被粘接物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底膜为PET膜。
优选的,所述PET底膜为经电晕处理的PET底膜。
优选的,所述热膨胀微球粒径为10-6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减粘型胶带,FeC颗粒在交变磁场下能产生一定的热量,所述热量源于FeC颗粒在交变磁场下出现涡流损耗、磁滞、磁矢量旋转和颗粒本身的物理旋转,因此不用外加热源,只需施加交变磁场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磁热减粘型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准备基胶,该基胶为UV固化压敏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4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基材双面胶带及其应用
- 下一篇:环保预涂膜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