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3590.8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上总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06;B60W10/10;F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具有:转矩传递检测部(52、53、412),其对与转矩传递切换部(35)的切换相对应的转矩传递方式进行检测、以及目标转速设定部(422),其根据由转矩传递检测部(52、53、412)检测到的转矩传递方式设定内燃机(1)的目标转速。目标转速设定部(422)在由第1切换指令部(511、512)指示了向脱挡状态切换后,由转矩传递检测部(52、53、412)检测到向脱挡状态的切换时,相对于检测到向脱挡状态切换前使目标转速增加,另一方面,在由第2切换指令部(514、513)指示了向后退挂挡状态或前进挂挡状态切换后,即使由转矩传递检测部(52、53、412)检测到向脱挡状态的切换,也不使目标转速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发动机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增加向发动机供给的吸入空气量,使低速运转时的发动机转速增加,由此防止发动机失速的装置。这样的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然而,当从前进用齿轮到后退用齿轮或从后退用齿轮到前进用齿轮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时,有可能产生由驱动轴的扭转带来的冲击、由齿轮的晃动带来的异常声音。为了降低这些冲击、异常声音的产生,优选在进行前进后退的切换时,经由解除齿轮的接合的脱挡状态。但是,例如在发动机温度低的状态下进行前进后退的切换时经由了脱挡状态时,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那样使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恐怕驾驶员会产生不协调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7-49048号公报(JPH7-049048A)。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技术方案为具备内燃机和具有前进用齿轮与后退用齿轮的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具有:转矩传递切换部,其将转矩传递方式切换为将从内燃机输出的转矩经由前进用齿轮传递至变速器的输出轴的前进挂挡状态和经由后退用齿轮传递至输出轴的后退挂挡状态、以及将从内燃机输出的转矩向输出轴的传递切断的脱挡状态;第1切换指令部,其指示从前进挂挡状态或后退挂挡状态向脱挡状态的切换;第2切换指令部,其指示从前进挂挡状态向后退挂挡状态或从后退挂挡状态向前进挂挡状态的切换;变速器控制部,其对转矩传递切换部进行控制,以使当由第1切换指令部指示向脱挡状态的切换时,从前进挂挡状态或后退挂挡状态切换为脱挡状态,当由第2切换指令部指示向后退挂挡状态或前进挂挡状态的切换时,从前进挂挡状态或后退挂挡状态经由规定时间的脱挡状态切换为后退挂挡状态或前进挂挡状态;转矩传递检测部,其对与转矩传递切换部的切换相对应的转矩传递方式进行检测;目标转速设定部,其根据由转矩传递检测部检测到的转矩传递方式设定内燃机的目标转速;转速变更部,其改变内燃机的转速;以及内燃机控制部,其对转速变更部进行控制,以使内燃机的转速成为由目标转速设定部所设定的目标转速。目标转速设定部在由第1切换指令部指示了向脱挡状态切换后,由转矩传递检测部检测到向脱挡状态的切换时,相对于检测到向脱挡状态的切换前,使目标转速增加,另一方面,在由第2切换指令部指示了向后退挂挡状态或前进挂挡状态切换后,即使由转矩传递检测部检测到向脱挡状态的切换,也不使目标转速增加。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阐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的行驶驱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变矩器的滑动率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变速器ECU实施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图2的发动机ECU实施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另一例的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3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