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1812.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小池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梅也;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部 构造 | ||
车辆后部构造具备在车辆的后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梁、配置在一对的纵梁之间的燃料罐、以及地板面板(30)。地板面板(30)包括前侧地板面板(50)及后侧地板面板(70),所述前侧地板面板(50)覆盖燃料罐的上表面及后表面且具有比纵梁的凸缘部的高度位置高的上方侧的顶部(52)。后侧地板面板(70)具有比纵梁的凸缘部的高度位置低的下方侧的底面部(72)、从底面部(72)的左右两侧向上方侧立起的后立壁部(74、76)、以及在左右的后立壁部的上端处向左右折弯且与一对的纵梁各自的车辆内侧的凸缘部的上表面侧接合的后侧平坦部(78、80)。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后部构造,尤其涉及配置有燃料罐的车辆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动向,正在推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在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汽车中,在乘客用的车厢区域(cabin zone)的地板下配置燃料罐。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构成车辆的地板面的地板面板中,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车轮的宽度方向内侧处的部位以能够在该部位的下方收容作为燃料罐的氢罐的上部的方式在侧视时具有向上凸的形状。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对于将具有圆筒状的外壳的作为燃料罐的高压罐配置于座椅的下方部分的情况下的车身地板,将从高压罐的上方至车身前方的部分弯曲形成为与高压罐的外壳大致相似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81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2588号公报
对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要求扩大续航距离,例如,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情况下,若仅是将储藏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气体的燃料罐配置在车厢区域则会产生不足够的情况。因此,考虑在比车厢区域靠车辆后方侧的碰撞能量吸收区域配置燃料罐,但碰撞能量吸收区域与车厢区域相比,容易受到后方碰撞等冲击的影响。作为碰撞能量吸收区域中的耐冲击构件,有后纵梁和地板面板等。因此,期望能够一边收容燃料罐一边提高耐冲击性的车辆后部构造。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车辆后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纵梁,所述左右一对的纵梁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后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具有如下的帽型形状:向上凸并具有下方侧开口、及下方侧开口的两侧的凸缘部;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将轴向设为车辆宽度方向地配置在一对的纵梁之间,储藏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气体;以及地板面板,所述地板面板包括前侧地板面板及后侧地板面板,所述前侧地板面板覆盖燃料罐的上方且具有比纵梁的凸缘部的高度位置高的上方侧的顶部,所述后侧地板面板具有比纵梁的凸缘部的高度位置低的下方侧的底面部、从底面部的左右两侧向上方侧立起的左右的后立壁部、以及在左右的后立壁部的上端处向左右折弯并与一对的纵梁各自的车辆内侧的凸缘部的上表面侧接合的左右的后侧平坦部,所述后侧地板面板配置在前侧地板面板的后方侧。
根据上述构成,地板面板在前侧地板面板的下方侧收容燃料罐,在比前侧地板面板靠车辆后方侧处容易受到车辆的后方碰撞的冲击的后侧地板面板在后侧平坦部与纵梁接合。燃料罐配置于地板面板的前方侧,因此与配置于地板面板的后方侧的情况相比,后方碰撞对燃料罐的影响受到抑制。另外,地板面板在后侧平坦部在纵梁的凸缘部的上表面侧接合,因此,与在凸缘部的下表面侧接合的情况相比,抑制纵梁受到后方碰撞的冲击而向上方侧弯曲的情形。由此,能够一边收容燃料罐一边提高耐冲击性。另外,后侧地板面板的底面部比纵梁的凸缘部的高度位置低,因此,补胎工具箱(puncture repair kit,日文:パンク修理キット)、音频放大器等电气设备的收纳区域的空间大小变大。
在本公开的车辆后部构造中,可以是,前侧地板面板具有:左右的前立壁部,所述左右的前立壁部从顶部的左右两侧向下方侧下降;和左右的前侧平坦部,所述左右的前侧平坦部在左右的前立壁部的下端处分别向左右折弯并与一对的纵梁各自的车辆内侧的凸缘部的上表面侧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