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1307.8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李婵;李凯;侯建国;李斌;宋亚波;李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47/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37022 江西省萍乡市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烟气 排气 洗净 | ||
本发明涉及焦化生产的尾气净化技术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设有五重净化保障,具体包括壳体,壳体内分为内筒、蓄液室和喷淋区三部分,内筒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蓄液室与内筒的下部连通,蓄液室与内筒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环形隔板,喷淋区由环形隔板、内筒的侧壁以及壳体的内壁和内顶面共同围成,蓄液室与壳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回旋形气道,进气口侧壁外设置有循环液注入管,喷淋区的顶部设置有喷洗液管,喷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的喷孔,壳体侧壁上位于喷洗液管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捕雾器,壳体侧壁上从上到下还依次设置有与蓄液室连通的注入口和放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化生产的尾气净化技术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
背景技术
在焦化行业,为了回收煤气中的氨,通常采用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硫铵被干燥后产生的尾气会先进入除尘器做除尘处理,除去尾气中的硫铵粉尘后,再排放至大气。随着生产的强化以及除尘器自身能力的不足,尾气中常常夹带大量的硫铵粉尘进入大气,污染环境。由于生产设备和管道改造的成本太高,解决硫铵尾气粉尘污染的做法通常是将尾气输送到排气净化塔中进行净化后再排入大气。
当前常用的排气净化塔净化粉尘的方法是,使煤气与雾化水充分接触后,煤气中的粉尘颗粒湿润聚合在水滴内,煤气上升过程中水滴又被水雾捕集器捕获,使粉尘颗粒随水排出。此方法中煤气在排气净化塔滞留的时间较短,要使煤气与雾化水充分接触并不太理想,水雾捕集器捕集凝结粉尘颗粒的水滴效果也不好,导致硫铵干燥尾气的回收率低、酸雾超标,大量硫铵粉尘或凝结粉尘颗粒的水滴排出到环境中,污染厂区环境。而且干燥尾气在未达到饱和湿度时,水分蒸发极易导致后段结晶粘壁,造成气溶胶、烟雾二次污染、酸雾超标、液滴夹带以及腐蚀结晶结块等问题。如何改进排气净化塔的结构,能极大提高对硫铵尾气的净化效率,并使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能极大提高对硫铵尾气的净化效率,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包括壳体,壳体内分为内筒、蓄液室和喷淋区三部分,内筒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蓄液室与内筒的下部连通,蓄液室与内筒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环形隔板,喷淋区由环形隔板、内筒的侧壁以及壳体的内壁和内顶面共同围成,蓄液室与壳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回旋形气道,蓄液室与喷淋区通过回旋形气道连通,进气口侧壁外设置有循环液注入管,循环液注入管的出口与内筒连通,喷淋区的顶部设置有喷洗液管,喷洗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的喷孔,壳体侧壁上位于喷洗液管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捕雾器,壳体侧壁上从上到下还依次设置有与蓄液室连通的注入口和放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设有五重净化保障,能极大提高对硫铵尾气的净化效率,一是从循环液注入管注入的硫铵母液在内筒内壁上形成水幕,能湿润并溶解尾气内含有的硫铵颗粒;二是蓄液室内的硫铵母液溶解尾气内含有的硫铵颗粒;三是从蓄液室内逸出的尾气与喷洗液管喷淋的母液水雾逆流接触,尾气中的剩余硫铵粉尘被母液吸收溶解并凝结成小液滴;四是从蓄液室内逸出的尾气通过回旋形气道回转上升进入喷淋区,加强了与喷淋的母液的接触时间与接触力度,保证喷淋的母液充分吸收剩余硫铵和粉尘;五是经母液喷淋后的尾气中夹带的小液滴被捕雾器捕获并汇聚成大水滴沉降到蓄液室内的溶液中。本发明的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