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8872.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8D20/00;F22B1/02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沸石 锅炉 热用户 热源 蒸汽 余热 低品位余热 能源消耗量 高温烟气 加热沸石 加热空气 间接换热 间接加热 交通工具 热能储存 石油化工 余热利用 蒸汽管道 换热器 蓄热器 钢厂 给水 加热 转运 电厂 增设 衔接 再生 吸收 | ||
1.一种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热源处的高温烟气或蒸汽送入换热器,与进入换热器内的空气换热,空气得到加热升温;
(2)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蓄热器中,通过热空气对蓄热器内的沸石进行再生/干燥;
(3)通过交通工具将再生/干燥后的沸石送至热用户处的沸石锅炉中;
(4)分别向沸石锅炉中送入蒸汽与给水,其中蒸汽与沸石锅炉内的沸石直接接触,沸石吸收蒸汽放出热量,沸石吸收蒸汽放出的热量加热给水,给水升温或变成蒸汽后供给热用户;
(5)放热后的沸石从沸石锅炉中送出,再通过交通工具送回蓄热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用户处另设置一个锅炉,将给水分成两路,一路送入锅炉内加热成蒸汽后输送至沸石锅炉内与沸石直接接触,另一路直接送入沸石锅炉内与沸石吸收蒸汽所放出的热量间接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蒸汽分配器,锅炉送出的蒸汽先经过蒸汽分配器后再送入沸石锅炉,从沸石锅炉送出的蒸汽经过蒸汽分配器后再送至热用户处。
4.一种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蓄热器、沸石锅炉以及锅炉;蓄热器与换热器设置在热源处,换热器上对应连通有高温烟气/蒸汽管道以及空气管道,热源通过高温烟气/蒸汽管道与换热器相连,空气管道的出口端与蓄热器相连通;沸石锅炉与锅炉设置在热用户处,锅炉上连有给水管道Ⅰ以及蒸汽管道Ⅰ,蒸汽管道Ⅰ的出口端连接在沸石锅炉的蒸汽入口上,给水管道Ⅱ的出口端连接在沸石锅炉的给水入口上,沸石锅炉的蒸汽出口上连有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连通至热用户;蓄热器与沸石锅炉间通过交通工具相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沸石锅炉包括炉壳以及设置在炉壳内腔中的给水管段;炉壳内腔由给水管段分隔成两个区域,其中给水管段内为给水吸热区,给水管段外为沸石放热区;给水管段的入口端伸出炉壳作为给水入口,给水管段的出口端伸出炉壳作为蒸汽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沸石锅炉的炉壳顶部设有沸石入口,炉壳底部设有沸石出口,给水入口设置在炉壳的下部,蒸汽出口设置在炉壳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蓄热器上的沸石入口与沸石出口、以及设置在沸石锅炉炉壳上的沸石入口与沸石出口处各自对应设置一个沸石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分配器,蒸汽管道Ⅰ经过蒸汽分配器后与沸石锅炉的蒸汽入口相连接,蒸汽输送管经过蒸汽分配器后连通至热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沸石进行余热储运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蓄热器内部为蜂巢式或隔板式或栅栏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8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气产生装置及其用途、家用热炕系统
- 下一篇:冷凝式燃气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