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奥森涡的叶片设计方法及其设计的叶片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8234.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谭磊;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4 | 分类号: | F04D29/24;F04D29/22;F04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艳斌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奥森涡 叶片 设计 方法 及其 叶片泵 | ||
1.一种叶片泵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口角和出口角,叶片在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进口角,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口角,所述第一端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所述进口角由基于奥森涡的设计方法进行确定,所述第二端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所述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出口角由正反问题迭代方法进行确定;和
型线,所述叶片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所述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安放角沿相对轴面流线的分布规律由正反问题迭代方法进行确定;
所述奥森涡模型确定的上级导叶的下游流场中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分量的分布规律为:
其中,ν为多级叶片泵中输运的流体的运动粘度,rs为所述上级导叶在轮缘处的半径,rh为所述上级导叶在轮毂处的半径,ΓD为所述上级导叶在导叶叶片出口处的速度环量,L为对应于所述上级导叶下游的轴面流线上预定位置与上级导叶叶片出口之间的距离,cm4为所述上级导叶下游的流动速度沿轴面流线方向的分量,r为所述上级导叶下游流场中预定位置处的半径,t0为根据上级导叶结构确定的参数;
通过叶片进口的速度三角形确定所述进口角,公式为:
其中,cm5为所述叶片在进口处的流动速度沿轴面流线方向的分量,u5为所述叶片在进口处的圆周速度,cu5为所述的利用奥森涡模型确定的位于上级导叶下游流场的叶片进口处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量;
叶片进口角的分布规律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对应位置的所述叶片进口角与级数呈反比。
3.一种叶片泵的叶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叶片为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泵的叶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在延伸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基于奥森涡的设计方法进行确定所述第一端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所述进口角,并由正反问题迭代方法进行确定所述第二端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所述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出口角;
基于正反问题迭代方法进行确定所述叶片的轴面流线的切线与垂直于所述轮毂轴线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安放角沿相对轴面流线的分布规律;
所述奥森涡模型确定的上级导叶的下游流场中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分量的分布规律为:
其中,ν为多级叶片泵中输运的流体的运动粘度,rs为所述上级导叶在轮缘处的半径,rh为所述上级导叶在轮毂处的半径,ΓD为所述上级导叶在导叶叶片出口处的速度环量,L为对应于所述上级导叶下游的轴面流线上预定位置与上级导叶叶片出口之间的距离,cm4为所述上级导叶下游的流动速度沿轴面流线方向的分量,r为所述上级导叶下游流场中预定位置处的半径,t0为根据上级导叶结构确定的参数;
通过叶片进口的速度三角形确定所述进口角,公式为:
其中,cm5为所述叶片在进口处的流动速度沿轴面流线方向的分量,u5为所述叶片在进口处的圆周速度,cu5为所述的利用奥森涡模型确定的位于上级导叶下游流场的叶片进口处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量;
叶片进口角的分布规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对应位置的所述叶片进口角与级数呈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2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体积大流量舰用低硫燃油泵的密封系统
- 下一篇:风扇及轴流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