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UUV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7460.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凯;张刚强;董阳泽;张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30 | 分类号: | G01S5/30;H04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uuv 通信 定位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UUV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标、设置于水下UUV上的定位模块;所述信标包括:机箱、第一深度传感器、水声通信换能器A以及水声通信换能器吊放回收装置;所述设置于水下UUV上的定位模块包括:水声通信换能器B、通信及定位模块。本发明不增加水下UUV硬件规模的前提下,通过软件处理实现了水声通信与定位一体化;并通过采用直扩信号作为水声定位测距过程的信号形式、高速OFDM通信信号作为录影像资料(经压缩)传输的信号形式的通信定位一体化设计,在保证摄录影像资料传输的前提下,提高摄录影像资料的可用性(增加相应位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UUV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尤其地,涉及一种针对水下设备检测、沉底目标搜寻等任务所需水下UUV的通信/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UUV携带高清摄像机,在执行水下设备检测、沉底目标搜寻等任务时,需要将摄录影像资料传输到控制端以便工作人员进行问题排查。由于电磁通信在水下传播距离近,不适用于水下远距离传输;有缆传输虽然传输速率高,但传输距离和灵活性较差。因此本发明采用水声通信作为摄录影像资料(经压缩)传输的载体,在保证摄录影像资料传输的前提下,提高水下UUV的灵活性和作用范围。为了提高摄录影像资料的可用性,需要为摄录影像资料添加对应位置信息。由于GPS信号水下传播损耗大、惯导价格较昂贵等原因,上述定位方法在以上水下场景不适用;其他水声定位方法中通过布放水下基线阵来进行单独定位,水下UUV需要大大增加硬件规模。
本发明以水声通信系统为基础,并在其基础上加以适应性改进,使其兼有通信和定位功能,且设备布放容易,携带、回收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UUV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下UUV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信标、设置于水下UUV上的定位模块;
所述信标包括:机箱、第一深度传感器、水声通信换能器A以及水声通信换能器吊放回收装置;
所述设置于水下UUV上的定位模块包括:
水声通信换能器B、通信及定位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显控平台;
所述机箱内包括:
GPS接收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水声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以及WIFI模块。
优选地,所述GPS接收模块置于所述机箱上,用于捕获GPS信号,获取机箱的经纬度信息。
优选地,所述串口通信模块为水下UUV获得定位命令信息及水下UUV传输传感信息预留接口。
优选地,所述水声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内部,实现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标和设置于水下UUV上的定位模块之间的通信及数据传输,并利用通信信号完成信标与定位模块的距离测量,从而实现水下UUV定位。
优选地,所述WIFI模块设置于机箱内部,用于与显控平台进行数据和控制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第一深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声通信换能器A顶部,通过获取所述水声通信A处的水压从而得到所述水声通信换能器A的入水深度。
优选地,所述水声通信机换能器B设置于水下UUV壳体顶部,所述通信及定位模块设置于水下UUV壳体内部;
所述水下UUV还设置有第二深度传感器,用以提供水下UUV的深度信息。
优选地,所述水下UUV定时将水下图片信息通过水声通信换能器B传输至所述信标,再经所述WIFI模块将图片信息传输至显控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