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7340.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毛;李严;岳争超;熊伟;张国庆;吴敦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11387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春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力梁 主梁 拉杆 助力装置 中套 高炉送风系统 紧固装置 拆卸 冶金技术领域 滑动配合 力学作用 液压助力 制造成本 作业效率 动力源 大套 拖钩 外沿 高炉 穿插 存储 传递 配合 | ||
1.一种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拉杆、反力梁、助力装置和紧固装置;
所述主梁与高炉送风系统大套相配合,用于提供安装位置;所述助力装置与所述主梁相连,并与所述反力梁相接触;所述拉杆与所述主梁、所述反力梁滑动配合,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勾住高炉送风系统中套端部外沿的拖钩,另一端穿插有所述主梁、所述反力梁,并与所述紧固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为分段式结构,包括相连的前段杆体、中段杆体和后段杆体;所述前段杆体的前端设有所述拖钩;所述中段杆体截面呈多边形结构;所述后段杆体与所述紧固装置相连;所述主梁与所述中段杆体相匹配;所述反力梁与所述后段杆体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拖钩上部呈直角梯形,下部呈长方形,直角梯形顶边为刃部,顶边的厚度小于长方形底边的厚度;
所述中段杆体的截面呈方形结构;所述前段杆体、所述后段杆体的截面呈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段杆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杆体的截面积、所述中段杆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后段杆体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呈长方体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平行设置的第一筋板、第二筋板、第三筋板、第四筋板;
所述第一筋板、所述第二筋板、所述第三筋板、所述第四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筋板与所述第二筋板之间为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三筋板与所述第四筋板之间为第二装配孔;所述拉杆为两根,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分别与所述中段杆体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还包括助力定位板,所述助力定位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底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筋板、所述第二筋板、所述第三筋板、所述第四筋板相连;
所述助力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助力装置适配的助力定位槽和与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适配的过孔;
优选地,所述过孔小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且所述过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杆体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力梁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第三支板、第四支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板和所述第四支板相连;所述第三支板与所述第四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套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轴线平行设置,且由所述第一套管轴线和所述第二套管轴线唯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板、所述第四支板;
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后段杆体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力梁还包括反力承载板,所述反力承载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板、所述第四支板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三支板、所述第四支板垂直设置;所述反力承载板上设有助力承载槽,所述助力承载槽与所述助力装置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液压千斤顶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助力装置为液压千斤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装置与所述拉杆为螺纹连接、销轴连接、卡接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紧固装置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装置为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液压助力拆卸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标定尺,所述位移标定尺安装在所述主梁上,所述位移标定尺上设有刻度,用于标定所述反力梁的位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3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