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87238.3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华;刘雪峰;王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15 |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铸造设备 导热 材料表面硬度 电磁感应线圈 梯度复合材料 操作维修 电磁分离 冷却装置 牵引机构 生产效率 金属基 耐腐蚀 耐高温 匹配度 增强相 导电 可调 可控 流道 坩埚 制备 | ||
1.一种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设备由坩埚、电磁感应线圈、电磁分离流道、冷却装置和牵引机构组成,
所述坩埚用于熔化被铸金属形成金属熔体,并对金属熔体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电磁分离流道与所述坩埚连通,电磁分离流道外部设置有连通高频电源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过调节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功率和频率对电磁分离流道内的金属熔体的温度进行控制并实现增强相分离;
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电磁分离流道下部,用于对金属熔体进行强制冷却,使热量沿着金属熔体轴向和径向散失,铸坯沿着逆热流方向凝固生长,增强相随金属熔体凝固形成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所述牵引机构沿着铸坯拉制方向安装在冷却装置后部,用于对功能梯度复合材料进行连续拉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能够由中间包取代,以便于进行连续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分离流道设置于所述坩埚上部、下部或侧部,当电磁分离流道设置于所述坩埚上部或侧部时,金属熔体在液体静压力作用下流入电磁分离流道中;当电磁分离流道设置于所述坩埚下部时,金属熔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电磁分离流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分离流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水冷结晶器,所述水冷结晶器设置在电磁分离流道出口附近;
二次冷却装置,所述二次冷却装置设置在水冷结晶器和牵引机构之间。
6.一种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方法,所述铸造方法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设备,所述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被铸金属在坩埚中加热熔化形成金属熔体,并从坩埚流入电磁分离流道;
步骤2: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实现对电磁分离流道内金属熔体温度的控制,进而对增强相的形成过程进行调控,同时增强相在电磁力作用下在所述电磁分离流道内向金属熔体表面运动,在所述电磁分离流道出口处形成中心增强相较少、外表面增强相较多的金属熔体混合体;
步骤3:通过冷却装置对金属熔体混合体进行强制冷却,热量沿着金属熔体轴向和径向散失,铸坯沿着逆热流方向凝固生长,增强相随金属熔体凝固形成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步骤4: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凝固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被连续移出冷却装置,实现连续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形成金属熔体后,向所述金属熔体添加增强相形成金属熔体混合体,并从坩埚流入电磁分离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坩埚放置于真空或冲入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电磁分离流道内金属熔体混合体的温度、所述增强相的形成及运动通过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功率和频率进行调控,功率为:1~100kW,频率为:1~100kHz。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径向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冷却速度由冷却装置的冷却强度以及牵引机构的拉坯速度控制,铸造成形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或计算机控制,铸造方法为下拉式、上引式、水平式、弧形式或倾斜式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