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建筑楼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7134.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顺;肖明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构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20/02;E04B5/02 |
代理公司: | 35101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屑 中间层 改性 碱性激发剂 粉煤灰 楼板 环保建筑 偏高岭土 浸泡预处理 聚丙烯纤维 木屑原料 浸没 酸溶液 制备 清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建筑楼板,包括:中间层以及设置中间层两侧的表层;所述表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50‑70份重量的粉煤灰、5‑10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5‑65份重量的水、15‑3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以及0.5‑1份重量的聚丙烯纤维;所述的中间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80‑100份重量的粉煤灰、10‑15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0‑60份重量的水以及35‑5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其中,所述改性木屑为将木屑原料浸没在浓度为0.1~1mol/l的酸溶液中浸泡预处理,并清洗至中性最后干燥获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环保建筑楼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建筑楼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碱激发的偏高岭土胶凝材料是通过偏高岭土和碱性激发剂制备而成,具有强度高、收缩变形小、耐久性优良、节约资源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胶凝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其主要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以及板材制品等方面的应用。现有的偏高岭土胶凝板材制品中,一般会加入木屑以降低它的容重,并提高其保温性能。然而,由于木屑与其他原材料的结合力较差,加入的木屑在偏高岭土胶凝板材制品的表面容易掉落,影响其使用及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建筑楼板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环保建筑楼板,包括:中间层以及设置中间层两侧的表层;所述表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50-70份重量的粉煤灰、5-10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5-65份重量的水、15-3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以及0.5-1份重量的聚丙烯纤维;所述的中间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80-100份重量的粉煤灰、10-15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0-60份重量的水以及35-5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其中,所述改性木屑为将木屑原料浸没在浓度为0.1~1mol/l的酸溶液中浸泡预处理,并清洗至中性最后干燥获得。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表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65-70份重量的粉煤灰、5-6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5-65份重量的水、25-3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以及0.5-1份重量的聚丙烯纤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中间层包括: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95-100份重量的粉煤灰、12-15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55-60份重量的水以及45-5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酸溶液选自硫酸或草酸。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改性木屑为将木屑原料浸没在浓度为0.1~1mol/l的酸溶液中浸泡预处理8~12h,并清洗至中性最后干燥获得。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表层远离所述中间层的两个表面进一步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且所述中间层靠近所述表层的表面铺设有钢丝网。
一种环保建筑楼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表层预制浆料制备:将55-65份重量的水、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50-70份重量的粉煤灰、5-10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0.5-1份重量的聚丙烯纤维以及15-3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形成表层预制浆料,其中,所述改性木屑为将木屑原料浸没在浓度为0.1~1mol/l的酸溶液中浸泡预处理,并清洗至中性最后干燥获得;
S2,中间层预制浆料制备:将50-60份重量的水、100份重量的偏高岭土、80-100份重量的粉煤灰、10-15份重量的碱性激发剂、以及35-50份重量的改性木屑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形成中间层预制浆料;
S3,在模板上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并倒入表层预制浆料后铺平,形成表层;
S4,在所述表层上铺设钢丝网,并倒入中间层预制浆料后铺平,形成中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构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构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7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多孔火山岩石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