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载移动深度学习平台的杆号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6389.7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20/58 | 分类号: | G06V20/58;G06V10/774;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卓仲阳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载 移动 深度 学习 平台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载移动深度学习平台的杆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高铁接触网零部件图像并标记,再筛选得到接触网杆号图像的数据集;获取的高铁接触网零部件图像为高铁检测车天窗拍摄收集的图像,并通过人工标记的方式生成含有零部件位置及种类信息的xml文件,其中数字1被标记为“1”,数字2被标记为“2”,以此类推;
步骤2:使用加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er R-CNN对步骤1的接触网杆号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对全局接触网杆号图像中的杆号牌定位,得到杆号牌图片数据集;
步骤3:使用快速定位模型SSD对步骤2的杆号牌图片数据集进行训练,对杆号牌图片中的数字定位,得到杆号牌数字图片数据集;
步骤4:在嵌入式深度学习移动平台部署深度学习模型;
步骤5:使用多类别非极大抑制算法对步骤4得到的识别目标进行筛选,得到杆号数字文本,具体为:
S51:通过新的图片输入到步骤4中的嵌入式深度学习平台,经过目标定位和分类,得到每个杆号数字定位框位置(x,y,w,h)、概率p及类别c,但仍会存在多个误识别框或一个数字被多个同类框定位;
S52:根据步骤S51得到的定位框坐标(x,y,w,h)、概率p及类别c,将其按照概率大小降序排列得到序列L;
S53:按照S52得到排列序列,从序列L中第一个定位框L(0)开始依次对其他定位框做交并比IOU计算,如果存在其他定位框L(i)与概率最大定位框L(0)的IOU大于0.5,则删除该定位框L(i);
交并比IOU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和B是定位框L(i)与概率最大定位框L(0)两个定位框区域;
S54:保留第一个定位框L(0)从降序序列L中去除该定位框,返回S53直至降序序列L为空;
S55:遍历保存的定位框,计算每个定位框的中心位置(xm,ym),按照位置从上到下排列;
定位框中心位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m和ym是定位框中心点坐标,x、y、w和h分别为定位框的左上角横、纵坐标、定位框的宽和高;
S56:按照S55的排列顺序遍历保存的定位框,计算相邻两个定位框的中心距离,如果小于杆号牌像素大小的九分之一,则删除两者置信度低的定位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移动深度学习平台的杆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嵌入式深度学习移动平台部署过程如下:
S41:所使用的嵌入式移动深度学习平台为Nvidia Jetson TX2,该平台面向移动嵌入式系统市场中的GPU加速并行处理;
S42:对深度学习平台进行刷机并安装JetPack3.1与CTI-L4T,开启平台多核模式,编译安装tensorflow1.3.0版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63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