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5779.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5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洲;姚尧;李英杰;弓勋;陈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16473 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管网 探伤 摄像 导航 定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载在探伤摄像仪(1)上的方向控制模块(2)、惯性导航模块(3)、自主供能模块(4)、物联传输模块(5);
所述探伤摄像仪(1)用于对水管内部情况进行探测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返通过中继器传输节点(7)回至数据平台(6),探伤摄像仪(1)包括长条形的本体(11),所述本体(11)底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在三角形底板(21)中线上,本体(11)内部包括微型控制器二(12)、与微型控制器二(12)电性连接的MPU处理器(13)和小型旋转电机(14)、与所述MPU处理器(13)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器(15)和信号发射器(16),以及与为探伤摄像仪(1)功能的电池组(17),本体(11)前端处设有通过减速器(18)与所述小型旋转电机(14)相连的转盘(19),所述转盘(19)的外缘向外延伸有三个等距的连接杆(110),每个连接杆(110)上并列设有与所述微型控制器二(12)电性连接摄像头(111)和探测头(112),转盘(19)的中心处设有与微型控制器二(12)电性连接的探照灯(113);
所述方向控制模块(2)包括设置在探伤摄像仪(1)底部的三角形底板(21),探伤摄像仪(1)位于所述三角形底板(21)的中线上,以及卡接在探伤摄像仪(1)中部并底边垂直于三角形底板(21)的三角形支撑架(22),三角形底板(21)的三个端点下方设有转向轮(23),所述转向轮(23)上连接有微型舵机(24),三角形底板(21)的底部设有一对传动轮(25)以及用于驱动传动轮(25)的驱动组件(26);
所述惯性导航模块(3)使用NB-IoT技术、LoRa技术或5G技术,包括固定在三角形底板(21)上表面的光纤陀螺仪(31)、加速度计(32)、计时装置(33)、压力传感器(34)、深度计(35)、数据处理芯片(36),以及控制微型舵机(24)和驱动组件的微型控制器一(37),用于实现探伤摄像仪(1)在地下封闭管线内的自主定位与导航;惯性导航模块(3)与方向控制模块(2)联动,用于使探伤摄像仪(1)能够沿正确方向采集数据;
所述自主供能模块(4)包括设置在三角形底板(21)底部的旋转机构(43),用于利用水流驱动产生电能,还包括设置在三角形底板(21)尾部的小型发电机(41)和蓄电池(42),用于将旋转机构(43)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贮在所述蓄电池(42),为整个系统供电;
所述物联传输模块(5)设置在三角形支撑架(22)上,内部包括通信单元(51)、网关(52)和无线装置(53),用于定时将探伤摄像仪(1)的移动速度、姿态及位置信息传输至数据平台(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11)为红外线高清摄像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控制器二(12)与所述物联传输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17)内含有主电池(171)以及与所述小型发电机(41)并联的备用电池(17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模块(2)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1)末端的水流量检测仪(38),所述水流量检测仪(38)的进水口朝向探伤摄像仪尾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2)为镂空结构,三角形支撑架(22)底边上开设有与所述探伤摄像仪(1)的本体(11)相适配的凹槽(221),三角形支撑架(22)底边通过2-4个弹簧支座(222)与所述三角形底板(2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探伤摄像仪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底板(21)的侧腰边还等间距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气囊(211)的固定圈(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7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