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控温与气氛均匀化的双气腔织物抗渗透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5206.X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刘洪玲;于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柏子雵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气氛 均匀 双气腔 织物 渗透性 测量 装置 | ||
1.一种独立控温与气氛均匀化的双气腔织物抗渗透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独立制热气腔机构(1),防护织物的正面与独立制热气腔机构(1)的内壁围成喂入腔(11),通过独立制热气腔机构(1)使得危化气体以设定的气压和稳定的温度存在于喂入腔(11)中并对防护织物进行渗透;
独立制冷气腔机构(2),防护织物的反面与独立制冷气腔机构(2)的内壁围成检测腔(21),通过独立制冷气腔机构(2)使得检测腔(21)收集透过被检防护织物(9)的危化气体,独立制冷气腔机构(2)还能够使危化气体与大气环境相近,从而模仿人体微环境;
制热机构(3),使喂入腔(11)的温度稳定可调;所述制热机构(3)包括加热器(31)及左腔测温器(33),加热器(31)通过电源输入端(32)与电源连接,左腔测温器(33)用于测量所述喂入腔(11)的温度,加热器(31)配合左腔测温器(33)完成对喂入腔(11)的温度控制,温控范围为室温~150℃,模仿防护服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制热机构(3)外层布置隔温空腔一(34)防止实验人员烫伤,也减少所述喂入腔(11)及所述检测腔(21)沿机件的温度传递;
制冷机构,用于维持检测腔(21)温度与人体微环境温度一致;所述制冷机构(4)包括制冷器(41)及右腔测温器(43),制冷器(41)通过电源输入端(42)与电源连接,右腔测温器(43)用于测量所述检测腔(21)的温度,制冷器(41)配合右腔测温器(43)完成对所述检测腔(21)的温度控制,温控范围为室温;所述制冷机构外层布置隔温空腔二(44),用于防止实验人员烫伤,也减少所述喂入腔(11)及所述检测腔(21)沿机件的温度传递;
均布机构,使喂入腔(11)和检测腔(21)气氛的浓度和温度均匀;所述均布机构包括热腔扇调控及数据模块(54),通过热腔扇调控及数据模块(54)对位于热腔定杆(53)上的热腔磁旋器(52)进行控制,从而带动热腔风扇(51)旋转,完成对所述喂入腔(11)温度和气氛浓度的均布;所述均布机构还包括冷腔扇调控及数据模块(58),通过冷腔扇调控及数据模块(58)对位于冷腔定杆(57)上的冷腔磁旋器(56)进行控制,从而带动冷腔风扇(55)的旋转,完成对所述检测腔(21)温度和气氛浓度的均布;
活塞机构,用于将检测腔(21)中收集到的透过织物(9)的危化气体挤出检测腔(21);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61),活塞(61)设于活塞丝杆(62)的一端,活塞丝杆(62)的另一端外套设有内螺齿轮(63),内螺齿轮(63)与设于连杆(65)上的传动轮(64)相啮合,连杆(65)与步进电机(66)相连;所述检测腔(21)通过活塞(61)的运动改变体积从而完成对试验中有害气体压力的控制和试验后的排空;
气体通过六通阀及管道系统(7)输入输出喂入腔(11)及检测腔(21),并且气体通过六通阀及管道系统(7)从喂入腔(11)及检测腔(21)中排放清空;
综合测控系统(8),用于对气体检测进行定量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控温与气氛均匀化的双气腔织物抗渗透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制热气腔机构(1)具有左闭合面(12),在左闭合面(12)上设有外密封圈(13)和内密封圈(14),外密封圈(13)和内密封圈(14)用于对防护织物(9)正面实施二级密闭;
所述喂入腔(11)与有害气体进气口(15)、载气进气口一(16)及左三通阀(17)相连通,渗透结束,所述喂入腔(11)中的气体通过左三通阀(17)排放,或者左三通阀(17)配合所述六通阀及管道系统(7)将气体送入所述综合测控系统(8);有害气体进气口(15)上设有测压单元一(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控温与气氛均匀化的双气腔织物抗渗透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制冷气腔机构(2)具有右闭合面(22),在右闭合面(22)上设有配合所述左闭合面(12)上的所述外密封圈(13)的环形凹槽(23),环形凹槽(23)配合所述外密封圈(13)对防护织物完成密封夹持;
所述检测腔(21)与载气进气口二(24)以及右三通阀(25)相连通,所述检测腔(21)中的气体经由右三通阀(25)排放,或者右三通阀(25)配合所述六通阀及管道系统(7)将所述检测腔(21)中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测控系统(8);载气进气口二(24)上设有测压单元二(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2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