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4706.1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付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李行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工程 内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1)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制得碎石,之后将碎石、水泥、水、减水剂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之后向原料A中加入膨胀剂继续搅拌后制得混合物A;(3)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外堆砌砖墙;(4)墙胚成型:向砖墙和钢筋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胚。本发明通过建筑废料直接制造砂石,有效避免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且省去了处理建筑废料的各项投入,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也可极大程度的降低市政支出;通过减水剂的投入,有效减小混凝土制备时的水的投入量,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墙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在搭设好基础的钢筋和砖墙后,需要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充,形成坯墙。而混凝土是通过水泥、沙子、碎石以上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搅拌制得。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加快,需要使用到的混凝土增长了近3倍,从而对于碎石的需求也日益上升。但自然环境中的碎石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样大的需求度下,碎石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的情况。再继续使用自然碎石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且现有的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水的用量很大,对水资源同样造成了极大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节约水资源的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内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制得碎石,之后将碎石、水泥、水、减水剂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之后向原料A中加入膨胀剂继续搅拌后制得混合物A;
(2)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外堆砌砖墙;
(3)墙胚成型:向砖墙和钢筋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胚;
(4)抹灰:用砂浆在墙体上进行抹灰操作,并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之后涂覆乳胶漆。
本发明采用建筑废料直接破碎制造砂石,从而有效避免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保证生态环境不会遭到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其次,对建筑废料的再利用也直接对建筑废料进行了处理,避免出现建筑废料难以处理而随处堆积的情况,避免建筑废料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且省去了处理建筑废料的各项投入,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也可极大程度的降低市政支出;通过减水剂的投入,有效减小混凝土制备时的水的投入量,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A还包括污泥和煤灰,所述污泥、煤灰、碎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重量比为0.3-0.5:0.2-0.3:3-5:2-3:2-3:0.1-0.2;对污泥、煤灰等污染物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废物再利用,避免污泥、煤灰的排放对是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且污泥、煤灰的加入还可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施工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煤灰、碎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重量比为0.3:0.2:3.5:2.5:2:0.1;该种比例下,既保证水泥的投入量最少,又能够保证制得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污泥在与其他物料混合之前,需要进行除臭操作;所述除臭操作如下:沉淀物由沉淀池池底取出后,被置于搅拌机内;之后向搅拌机内投入活性炭,启动搅拌机对沉淀物和活性炭进行混合,使得活性炭对污泥的臭味进行吸附;通过活性炭件有效对污泥内的臭味进行吸附,加入污泥的砂浆存在异味;且除臭过程在搅拌机内进行,从而沉淀物与活性炭能够充分的接触,且保证所有沉淀物均能够与活性炭接触到,相对静态接触吸附的情况而言,吸附效果更好,除臭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体结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拼装墙体、拼接结构及装配式配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