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枝孢瓶霉菌株LJ1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84589.9 申请日: 2019-09-19
公开(公告)号: CN110438017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农倩;谢玲;陈艳露;张艳;廖仕同;覃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N1/02;A01N63/30;A01P3/00;A01P21/00;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王雪
地址: 530007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枝孢瓶 霉菌 lj1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枝孢瓶霉菌株LJ1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140的枝孢瓶霉属菌株Cladophiaphora sp.LJ1,该菌株具有能够有效防治香蕉枯萎病,在香蕉枯萎病的抗性实验中,平皿共生实验中防治效果达88.89%,盆栽实验防治效果达53.67%;同时该菌株具有广谱的促生作用,可有效促进西红柿苗(茄科植物)和铁皮石斛苗(蓝科植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枝孢瓶霉菌株LJ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保障粮食增产稳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化学化肥、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了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因此,寻找经济高效、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业新方法、新技术是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危机的迫切需求。而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农作物的促生和抗病虫功能,对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器官中,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作为一类未被充分研究的微生物资源,内生真菌资源种类繁多,包括不少稀有、特殊(或新的分类单元)的菌株,其生态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揭示。申请人在内生真菌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申请号为201410220964.7发明名称为《一种DSE菌株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的内生真菌,该真菌由申请人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植物分离而得,属于Devriesiasp属,具有促进铁皮石斛生长的作用;申请号为201610652927.2发明名称为《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内生真菌L-14及其应用》的内生真菌,该真菌由申请人从土壤中诱捕分离获得,属于Schizothecium属,具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作用;可见,内生真菌在农业自然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充分发掘内生真菌的生态功能,有必要进一步在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更多更优异的优良菌株,为其开发利用提供资源保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发掘更多性状优良促生内生真菌,促进内生真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枝孢瓶霉菌株(Cladophiaphora sp.)LJ1及其在促进被子植物生长、防治香蕉枯萎病上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筛选出一种枝孢瓶霉(Cladophiaphora sp.)菌株LJ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140。属于真菌界,Cladophiaphora属,未知种。所述内生真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140,保藏日期为2019年07月04日。

该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如图1和图2所示,25℃下培养10天后菌落直径15mm左右,呈圆形至近圆形,褐色,间杂白色,绒毡状,不产分生孢子。

进一步的,上述菌株从甘蔗根围土壤分离而得。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分离枝孢瓶霉属(Cladophiaphora sp.)菌株LJ1的分离方法,该方法为采用无菌的的西红柿苗作为诱捕植物,种植在甘蔗根围土壤中进行诱捕,诱捕结束后从西红柿苗的的根部组织中采用1/2CM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得到菌株LJ1。

进一步的,所述1/2CM培养基的成分为:玉米粉琼脂8.5g,琼脂粉15g,蒸馏水1000mL。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枝孢瓶霉属(Cladophiaphora sp.)菌株LJ1在防治枯萎病上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枯萎病为香蕉枯萎病。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枝孢瓶霉属(Cladophiaphora sp.)菌株LJ1在促进被子植物生长上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被子植物选自西红柿和/或铁皮石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