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4327.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雄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用电 | ||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所述电极将碳纳米管用作导电材料,且电阻小。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电负性高于碳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本发明还涉及具备该电极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被很好地用于个人电脑、便携终端等的便携电源、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中使用的电极典型地具有在集电体上设置活性物质层的结构。已知为了提高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性,使活性物质层中包含导电材料的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能够通过使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材料,来以少量提高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36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要求进一步的低电阻化。对此,本发明人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碳纳米管带来的电子传导性可得到一定的电阻降低效果,但在低电阻化方面仍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碳纳米管用作导电材料的电极,其电阻小。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电负性高于碳的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将碳纳米管电用作导电材料的电极,其电阻小。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电负性高于碳的元素是选自F、N和Cl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为正极,所述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为50μm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由所述包含电负性高于碳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被覆的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的被覆比例为40%以上且70%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碳纳米管还具有包含电负性低于碳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一更优选方案中,所述电负性低于碳的元素是选自Ti、P、B、Si、Al、Zn和W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一优选方案中,由所述包含电负性高于碳的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被覆的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的被覆比例,小于由包含所述电负性低于碳的元素的材料的被覆层被覆的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的被覆比例。
根据这样的结构,电阻降低效果变得特别高。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具备上述二次电池用电极。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电阻(特别是初始电阻)小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